专业主义就是客户至上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尽止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大前研一《专业主义》
箴言短评第一季十篇文章落幕,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才能有更多更独到的见解,下一季将在我又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回归。与此同时给自己新的挑战,把之前读的书里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拿出来琢磨琢磨。
今天先说到的是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这本书对“专家”做出了上述定义,可以说是对“专家”最为细致的一个定义了。我们在辨认专家的时候看的往往是头衔。头衔是社会以及科学共同体对他的背书和认可。由于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知识不足,只能依靠这个领域内的人们对某些有重大贡献人物的认可来辨别他在这个学术方向的可信程度。这种辨识方法无可厚非,但是可能会造成重大的问题。
倘若希望成为“专家”,想利用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地位或学术声望来为自己“牟利”(专家也需要生活,此处无贬义),如果按照我们平常对专家的界定标准,他应该追求的是“同僚”的认可。这也就解释了现在很多的现象,很多大学老师不专心于教学,而专心于发论文。甚至发论文不再是做研究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社会对“专家”的界定和评判的标准一部分导致了现在学术界的种种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体现在了学术界以外的“专家”身上。
当然,大前研一主要针对的专家不是学术界的专家,而是产业内的专家,我认为更恰当的表述是专业人才。从大前研一的定义来看,不管什么专业人才,总是首先服务于客户的。在做事的时候,要始终以客户,甚至是客户的客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其次是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理念。知识和技能是相对客观的,是需要学习记忆练习和掌握的。但是专业的理念,往往是依靠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本身的总结。很多人技术娴熟但是从来没有自己工作的“理念”,有不少对工作的“抱怨”,却缺少实际的见解。然后是好奇心和进取心。好奇心和进取心一方面来自于自己本身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的专业精神。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这里的“爱”不是抱着自己的工作睡觉,而恰恰指的就是这两种状态。最后一点是控制情感,理性行动。回到最根源的一点,专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顾客,也就是这种服务本身的属性是利他的。参与社会分工的工作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永远是利他的(不然人家为什么要花钱换取你的时间)。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感,而依靠理性来行动。
很长的定义,但是如果只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客户至上”的精神。其实不光是工作,在学习或生活里如果能多注意自己行为的受众,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