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传习录》(4)上徐爱二
传习录上 |徐爱| 二
徐爱对王阳明讲的将信将疑。于是搬出朱熹的理论,用大师之言压他:
《大学》中有句话:“知止而后有定。”朱熹的解释是:万事万物都有特定的道理。王阳明的解释显然和朱熹的解释有冲突。
徐爱所困惑的根本上是个本体在哪的问题,是个认识论的问题。王阳明说徐爱误解朱熹本意了。王阳明也好,朱熹也好,他们都讨论了本体,而且朱熹晚年观点和王阳明是一致的。只是徐爱没理解透。
这里指出两个词。一个是“本体”,本体就是根本,或者说本质。比如古人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就是万物本体。现在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也是在寻找万物本体。佛教认为万物本体是“无”,道教认为万物本体是“道”,基督教认为万物本体是“上帝”。
另一个要指出的词是“至善”,“至善”和“义”和“善”这三样可以暂且理解成一个东西。把人意念里的私欲剔除,剩下的就是至善。“格物”就是剔除的过程。
儒家学说中道德教化占了很大篇幅。道德教化是一种生活规则。所以这个学说关于本体的论述也就和现代物理研究关系不大,他不考虑万物是不是原子构成的这种物理问题。他考虑万物千变万化的现象背后有一个怎样的本质规则,而不是客观的事物。道教也往这方面想,于是得出“道”。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热衷于思考物质变化的根本规律。比如苹果为什么往下掉,磁针为什么指向南面,那么他最后可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电磁力,并发展出科学。但是儒家道家哲学热衷于思考事情发展的规律,或者人命运的规律。比如为什么商朝能取代夏朝,周又能取代商,什么样的人能平定乱世,什么样的人能导致乱世,然后儒家的“仁义道德”那一套理论就出来了。
包括王阳明,徐爱,朱熹等等儒家学者都曾经花了很大精力发展传承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则。最后王阳明找到了这个规则——“至善”(至少是儒家哲学里的最好答案)。王阳明还指出了这个规则在哪——人心里(没有至善就没有人心,没有人心就没有至善)。王阳明还说了找到这个规则的方法——这是他在后面文章中车轱辘一样反复提到的。
至善虽然在人心里,但是也离不开客观事物,因为至善要在客观事物上才能体现,离开客观事物,人心就体现不出来。这就好比一把刀是不是好刀只和这把刀有关,和别的东西无关,但是要体现出这把刀是好刀就一定要切一切别的东西,借用别的东西才能体现出来(和康德所谓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有可比处)。这是和佛道通过打坐参禅,使人心寂寥来修行有极大区别的。
值得一说的是,王阳明口口声声说人心的本体就是至善,但是王阳明却不能像描述一朵花的颜色和形状一样描述至善是什么样。他只能告诉学生走哪条路,怎么拐弯,爬到山顶后自然会亲眼看到那朵花。风景只能自己去看,却描述不出来。这有点像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说的:“对于不能说的就不要说。”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
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
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
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
之私’者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