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圈SM5号告解室

爱上了就努力去爱,即使对方是你的Moon/Star

2018-04-18  本文已影响30人  026c57e2142d

余虹:“我要和你分手!”

周伟:“为什么?”

余虹:“因为我已经离不开你了!”

---《颐和园》---

娄烨出了不少好电影,我最喜欢《颐和园》,不是因为里面有什么什么内容,而是因为影片中的余虹和李媞几乎把文艺女青年的样子描述到无以复加了。电影内容本身在我脑海里都是一些片段,余虹痛苦地趴在地上,余虹和周伟在寝室,周伟和李媞,李媞给到了欧洲的周伟理发,李媞自杀,李媞男友的冷静,周伟和余虹的最后一面...

比起余虹,我当然更喜欢李媞,而且我觉得,男人大多更喜欢李媞。但我脑子里最清晰的一段是,余虹和周伟在寝室里激情过后,余虹抽着烟和周伟的对话。余虹说出了“因为我离不开你了,所以要和你分手。”这话像一道凌厉的光啊,能扎中大部分文艺青年。

恰好,前几天刚好有个姑娘(Moon)问我:“你会喜欢自己的Moon吗?”

我不假思索地告诉她:“会啊,为什么不?”

“那如果你喜欢上自己的Moon,或者Moon喜欢上你,你会离开她吗?”她马上接着问。

“为什么要离开?”我反问。

她似乎被我的反问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没有继续多说。

粗一想,我不禁问,是谁在字母圈宣扬,Star与Moon的关系非要冰冷无情的?我虽然能拐弯抹角地理解某些人和不喜欢的partner玩StarMoon,可我总归还是觉得有一点喜欢比较好。去宠物店买一只宠物,不也要选一只自己喜欢的吗?找玩游戏的伙伴也是一样的道理,更何况他还要和你某种程度上的亲密接触。喜欢一些,有些好感,那不是更好吗?

后来我仔细想,姑娘说的喜欢可能不止是简单的“喜欢上”,大概是“爱上”,类似于“离不开”。想到这,我似乎理解到了姑娘说的“喜欢”和为什么喜欢让她泛起“是否要离开”的疑问。好像爱,以及爱里包涵的“下不去手/占有欲/割舍不下”确实和StarMoon在表象上有些对抗。可往下剖析,这些对抗又是挺站不住脚的。

爱上?爱上对方就应该更加了解对方,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你作为Star/Moon刚好和他的喜好互补,这只应该让你们的那些****更加浓郁也更丰富。那些下不去手的说辞,更像是拿爱来给自己的嫌麻烦做挡箭牌,不可笑吗。

说爱里的“占有欲”和StarMoon相悖我是不同意的。很多人会觉得以Moon的身份爱上Star,占有就很难说出口。可Moon哟,虽然不用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有站起来申述的权利,但你也要明白自己不是旧社会里地主家的奴婢丫鬟。如果你爱上Star,你就大胆站起来,问他要不要也爱你。如果他也目光如炬地看着你say yes,你就可以深情地再次跪下啊!如果你爱上一个浪荡的Star,那和爱上一个浪荡的男人是一样痛苦的。这和爱上本身并没有关系,而和你爱上的那个对象有关。为什么要自己在心里先演一场矫情的分别戏?至于Star爱上Moon,那其中“占有“的内涵就显而易见地更加丰富了。

“割舍不下”更像是坠入爱河的人自身的问题,你自己先把分开的结果插在故事的前面了我不否认,分道扬镳是大部分关系的结果,可这怎么了呢?《颐和园》里有一幕文字旁白:“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如果你老是用分别的结尾来提醒身在故事中的自己,那其中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呢?这也是很多漂泊无定的人内心惶惶不安的原因。如果爱上了,就他妈的用力爱(前提是,对方值得自己去爱)。相信我,那些在分别时候的难以割舍比因为害怕爱而到处漂泊的人内心的空虚,好受多了。

《颐和园》里余虹说了要和已经离不开的周伟分手后,各自就开始飘摇的生活,爱和自己都被压抑在生活和时代之下,在故事里各自惨淡收尾。电影必然会戏剧化压抑爱欲后的扭曲和不安,可在现实生活中,压抑或抵制爱欲也足够让自己忧郁沉沦上一阵。

我忽然想,如果余虹把心里的那些文艺女青年的戏掩埋好,爱了就努力地爱下去,而不是要把那股子文艺女青年的模样和说辞端出来,他们的结局会幸福吗?我觉得很可能也不会,但幸福的几率总会大一些吧!

如果你不小心爱上自己的Star或Moon,不要自己先在心里演上一出自以为是的苦情戏。先试着好好地去亲吻对方的唇边,看看他的反应。不要因为你是Star或她是Moon就克制着自己的爱欲,爱不是放在嘴上碎碎念的东西,它不会破坏所谓仪式感,甚至会让那些仪式感更加立体。


退一万步讲,不爱怎么虐心啊?!

-END-

近期文章传送门:

微博:野酒泡狗| 知乎:野酒| 微信公众号:5号告解室

投稿或其他合作,请直接后台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