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与能力
中学那会听说过一个词,叫“高分低能“,完了之后总觉得读书度的太多容易心高气傲,难以放下身段,忽视能力的锻炼,从而导致所谓的”低能“。后来听说北大学子毕业后出来卖猪肉,就完全觉得读书无用论是有事实做支撑的。
所以毕业后好几年,都未曾想过要提升学历,比如再自考一个本科文凭。觉得在实践中成长是最佳的成长方式,阅读方面只看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图书,其中以纯文学作品居多,其次是人物传记社科类图书。
再后来,经历一些事情后逐渐明白学历和能力并不冲突,相反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在知识的学习上会更加精深和专业化。出于应考的需要,或许会花过多的时间在一些琐碎细节的知识上面,可这个过程可以增强你对知识的研读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再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会很容易得心应手。
能力的形成,需以扎实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否则也很难有长足的发展和提升。说白了,二者的关系好比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的积累有利于能力的拓展,而能力拓展的需要会促使自己主动自觉的学习。如果专注于以考试拿证为目的的学习,那就是以学历的提升为归宿,落脚点在于学历。
总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就说两手都要抓。无视轻视哪一方面都不可取,应尽可能的做到二者兼顾。
随着俄乌局势的紧张和开战,夏季以来开始关注图书《普京大传》,零零散散的阅读了这部作品,对这样一部人物传记的阅读有几点感触,细述如下:
首先,作者眼中的普京和现实中的普京很显然是存在各种差距的,尤其是一个中国作者去写外国的政界名人。这一点从各个章节的衔接情况就能看出,书中的普京在重要的人生阶段总是会莫名其妙的遇上贵人,可作为一个没有背景、出身在普通家庭的普京,何以能够幸运如此。
其次,作者的文笔倾向于过分的渲染普京功绩的伟大,甚至拿他和彼得大帝做比较。这种写作倾向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太过平庸的文字描述是不会有读者市场的。在过往的历史书中,很少有对普京事迹的记录,关于他的成绩和作为,我想即便是最新编订的教科书也很少有对于他政绩的记录和描述,哪怕是课本上的小字部分或课外延申板块。
再者,所谓时势造英雄,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依旧非常强大,现在普京治理下的国家和九十年代的俄罗斯相比,除了经济上的明显发展外,其他方面的成绩并不突出。不过,必须承认间谍出身的普京在政治手腕上非常强硬,这种强硬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有序发展,为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俄乌战争的持续,将对未来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走向产生种种不可预知的影响。持续的战争,就是持续的烧钱,以牺牲经济有序发展为代价去换取政治上的利益或国际关系上的主动权,对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