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要我明白了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多数
元旦三天假期,用一天时间加三杯咖啡两包薯片看完了《俗女养成记》。
电视剧只有10集,讲述的是出生在台南的陈嘉玲是一个39岁,未婚未育,在台北工作奋斗多年后,经历了失业、逃婚后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一无所有时选择返回家乡的故事。
刚看完觉得自己很颓废的看了肥皂剧,但后来看了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又回味起这个电视剧来。
10集电视剧分为两条主线穿插叙述,一条是39岁的陈嘉玲现实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俗人生活;
另一条是陈嘉玲和家人在一起的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她的阿公是个怕老婆的倔老头,很疼爱自己的子女,更疼爱这个孙女。
当初嘉玲的名字就是他亲自给取的:“嘉”代表美好,“玲”则意为好听。
嘉玲是阿公心里,最好、最漂亮的孩子。
她的阿嬷传统又保守,曾经用释迦来告诉嘉玲女人的贞操有多重要。
她一辈子恪守贤妻良母的规矩,一生未嫁的女儿和不务正业的离家后再没回来的小儿子都成了她心里的痛。
在去世前和嘉玲讲了自己最大的一个愿望,她希望去世后让嘉玲把她的骨灰撒进大海里,做自由自在的李月英,而不是冠着夫姓的陈李月英。
她的爸爸胆小又怕事,是个好好先生,嘉玲有麻烦他总是挡在前面,给她充足的爱与安全感。
因为知道女儿有“台北梦”,便和阿嬷一起支持她改志愿顺序。
嘉玲的妈妈是安分首己的家庭主妇,一心想让一双儿女出人头地,无奈女儿悔婚又失业,儿子又是同性恋,但她妈妈始终给予了她最无私的母爱。
在这样平凡但有爱有安全感的家庭里长大,哪怕你被全世界都抛弃了,一回到家便可以把外面好的与坏的都忘得一干二净。
陈嘉玲用了39年的时间,终于接受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俗女”。
也终于找到了平平凡凡的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看完电视剧,不禁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过的一张当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变化曲线。
从曲线变化来看,孩子最后都将成为和父辈一样的普通人。
做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品尝着普通人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电影里面患癌症的孩子们的父母,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他们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活着。
现在的孩子各种学习压力,伴随着焦虑的父母,快速消费的社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快乐,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何不遵从他们的成长规律,适度的慢些,给予他们像我们父辈给我们的那样,更简单的没有压力的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世上,只有少部分人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是衬托金字塔顶端那部分的人,但又何妨呢?
做一个英雄路过时在路边鼓掌的人,幸福指数也不会比成为英雄的人少。
终其一生,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凡与普通。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不拘泥于别人的评价,不屈服于世俗的眼光。
即使我们或我们的孩子没有活成父母所期待的那个样子,也未必是我们不够努力。
人生有时候就是要学会接受那个不太完美的自己。
平凡不等于平庸。平凡的我们也许很渺小,但是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也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亮,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不平凡。
就像电视剧结尾所说的那样:“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
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不做一个平庸的人,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做个普通人挺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