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与闯入中寻找希望》—朱山坡《野猫不可能彻夜喊叫》读后感
初看这个题目,我还以为是写关于野猫的故事呢。我娘住的家属院里就有很多野猫,每年的春天,猫发情时,真的会整夜喊叫,有时像小孩子的哭声,凄厉又悠长,有时又如成人压抑的悲鸣,低沉又嘶哑,大半夜的,还挺惨人的。有好几次,我在娘家住下时,半夜被吵醒,还挺害怕的,感觉有个什么鬼怪在院子里嘶叫……
但读文章时,却哑然失笑,这和野猫有什么关系?
说的是一个独居的画家午睡时,数次被楼下的女邻居敲开门,因为他家有个大阳台,楼下的女邻居特别喜欢晒被子,想借用他的阳台共享阳光。
女邻居喜欢阳光的心情,我很理解也有共感。不理解的是去别人家晒被子,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后面作者的这一段说明文字,我也很有同感。
除了物业管理人员,其他人无法打开楼顶的门。而且楼顶装满了太阳能设备,无处可以晒被子。十一层以下的住户只能靠朝北的阳台晒衣物和被子,但朝北的阳台有多少阳光光顾啊。我的朝南大阳台确实是晒东西的理想之地。我一个人生活,没多少衣物可晒,也不侍弄花卉盆景,因而几乎用不着大阳台。
写的很真实。我在泉城买的房子,是十一层,也是个顶层,顶楼的层高本就比楼下的高,又宽又高的双阳台中间也没有隔开,每天的阳光洒进来,坐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看到远处的白云、山景,什么烦恼也化解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阳台全封闭了,晒被子时不能直接接触阳光,缺少了又蓬松又有阳光味道的感觉,那可是我的最爱。
于是,我就想办法开楼顶的门。有时打电话给物业,谎称家里修阳台顶蓬,需要上楼顶。物业给开门后,我就把门挡住,不想关上。但很快物业就给关上了,还说不允许私自上楼顶,怕有危险。可楼顶上有充足的自然阳光,还能欣赏优美的风景,四周围栏也很高,什么妨碍也没有,但物业就是锁着门,不让随便上去。
我是个善于动手的人,经过多次观察,发现用力推门缝隙就大,门是电子锁吸住的,且外面还有按的开关。于是,我用一根钢筋弯了个钩,从缝隙伸过去,碰撞外面的那个开关,试验了几次后,终于能自如地撞击开关后,门就打开了。自由地上楼晒晒被子,晾晾床单,太美了。我终于有随时开门也随时关门的能力了,心里美得很呢。
写的跑题了,但阳光对我太重要了,所以我也共情闫小曼对阳光的喜欢与渴望。
文中的画家在他的妻子独自跳入湖中离世后,才知道她是一位抑郁症患者。而这位画家深受刺激,数十年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往。如今又搬入这个私密的高档小区里,宛如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而楼下的女人,一个对阳光有如此喜欢渴望的女人,以借阳台晒被子为由,强行闯入了他的生活。这种“闯入”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突破,更是对画家内心孤独世界的冲击。
这个执着的女人,她对阳光的渴望,以及她那些看似奇怪却又充满诗意的话语。
“你看,被子一见到阳光就复活了。我都能重新闻到蔷薇的香气。
“阳光饱满了。阳光的味道一直没有变,还是那么好!”她颇有心得地说,“被子像喝足了奶的孩子,抱着怪舒服的。”
所有这些语言,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荒诞而又温暖的色彩。
阳台”作为小说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既是室内与室外的连接点,也是封闭的内心与外界沟通的渠道。画家拥有着宽敞的阳台,却未曾真正感受过阳光的温暖,直到女人的闯入,才让他重新意识到阳光的重要性。这个阳台仿佛是人们内心深处渴望交流与关怀的隐喻,而女人的闯入则成为了打破隔阂的关键。
女人送给画家一盆竹子。过了一段时间又送上了七八盆各种各样的竹盆景。棕竹,文竹,水竹,富贵竹,凤尾竹,佛肚竹……
“这些竹子娇气,经不起风雨,也经不起暴晒。”闫小曼叮嘱我说,“它还怕俗气。不能染上烟火味,不能对它们泼脏水,也不能对它们爆粗口。”
这些竹子我觉得代表她自己的高雅纯洁: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它的绿色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有美感而不俗气。
可能也代表她想象里画家的品格,孤独而坚韧,竹节则象征着生而有节,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
几次送竹子又拿回竹子。让闫小曼有了错觉,感觉在画家这里找到了阳光,也找到了安宁与接纳。
最后发现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被画家拒绝再进屋晒阳光,并且不同意把钥匙给她时,她失去了活下去的支撑,跳水自尽后,又被救活。
从此后,每到夜深人静,时不时从楼下传来一阵低沉而尖锐的喊叫声,像是动物发出的,但有时候听起来更像是人的声音。一连几晚都这样。有时候清晰,有时候若有若无。有时候我以为声音是从我的阳台发出的,我起来到阳台上去静听,却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些盆景早安静地睡着了,只有阳光才能唤醒它们。
这不是野猫的叫声,这是她灵魂的痛苦,这是她发出求救的信号。她就像那些竹子,孤独而无望,只有阳光的温暖才会注入她的生命能量,唤醒她抑郁沉闷的心灵。
还好,画家也感受到了她的痛苦,她的求救……也想开放他的阳台,他的心灵。全身心的接纳她,给她温暖阳光,也让自己的生活生动光亮起来。
因为料理盆景,累了,还没到午后,我竟在阳台的躺椅上睡着了。迷糊中我听到了清晰的敲门声,熟悉的节奏,恰当的分贝,合理的时间点……我惊喜交加,瞬间睡意全无,赶紧起身,慌忙查看了一遍盆景是否摆放正确,快速整理一下假发,匆匆穿过客厅,朝门小跑过去。
这是希望地敲门声,悦耳动听。这是在孤独与闯入中寻找到的希望。让我们在感受到生活的苍凉与人性复杂的同时,也能看到那一丝悲悯、宽恕、放开和温暖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在孤独的世界中,勇敢地去寻找那扇通往希望的“阳台”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我有几个疑问:
①晒被子楼顶去不了,楼下也可以晒呀,找个有阳光的地方,放个移动晾衣架,想怎么晒就怎么晒呀,冒然穿着睡衣去别人家晒被子,怎么看都有点暧昧之嫌。
②她数次地去别人家敲门,晒被子,送绿植等等,有孤单寂寞冷,也有与画家为伴的想法?
③画家也已经动心,爱最终会战胜抑郁吗?
2024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