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后感

2017-03-05  本文已影响1250人  十个雨点

转载注明出处:十个雨点

我是一个自控力不够强的人,所以我的第一款个人应用《不做手机控》就是为我自己而设计的。虽然它帮助我成功戒除了手机瘾,但自控力的提升还需要理论指导实践。于是我看了这本《自控力》。

自控力自控力

说实话,这种译文书读起来还是比较枯燥的,我断断续续花了十来天才看完,而且看完就忘得差不多了。虽然本书也试图通过一些例子和故事提升趣味性,但效果不怎样。当然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只是纯粹从阅读的趣味性上来判断。

闲话不多说,先简单的梳理一下书中的知识。

自控力是什么

首先,自控力,或者意志力,可以归类为三种——“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

“我要做”指的是你逃避的事;
“我不要”指你想改掉的习惯;
“我想要”指你愿意关注的生活目标。

我们天生就有自控力,但为什么我们仍然无法达成目标?因为自控力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它不像肌肉一样看得见、摸得着、能看到锻炼的效果。

认识自控力失效

下面的场景自控力不强的人都应该很熟悉:

本书是通过举出上面这些例子,解释背后的原理,来帮助读者自我认识到我们为何会失控。了解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的认识自己,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失控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提醒失控的自己:你的脑子里充满了错误的想法,但是没关系,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不要紧张,也不要羞愧,因为紧张和羞愧只会帮倒忙,停一停,深吸一口气,,想想你的终极目标,控制住自己的冲动,你将会变得更好,你将会改掉坏习惯,你将实现你的梦想。

如何增强自控力

对于增强自控力,书中给出的最好的建议是观察、记录和思考:

书中还给出了一些可操作性更强的建议,这些建议也常见于各种治疗拖延症的教程:

总结

下面两段话是书中作为总结的原文,我直接贴过来了。

每个人都不只有一个自我,而是多个自我的混合体。我们生来就会受到诱惑,也能抵制诱惑。我们能感受到压力、恐惧或失控,但同时也能让自己平静下来,能掌控自己的选择。自控力的关键就是理解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自己。在追求自控的过程中,罪恶感、压力和羞愧是我们通常用来对付自己的武器,但都不起作用。自控力最强的人不是从与自我的较量中获得自控,而是学会了如何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

如果说真的有自控力秘诀,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一个,那就是集中注意力。当你做出决定的时候,你需要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让它自行其是。你需要意识到,你是如何允许自己拖延的,你是如何用善行来证明自我放纵是合理的。你也需要意识到,奖励的承诺并非总能兑现;未来的你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陌生人。你需要看清,自己身处的世界,无论是销售陷阱,还是社会认同,都在影响你的行为。当你的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或者你即将向诱惑投降的时候,你需要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你需要记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能真的让你更快乐。“自我意识”能帮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能想到的对“意志力”最恰当的定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