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琐忆
夏天的时候去安昌古镇,闲极无聊,用电子书看了《我不是潘金莲》,以及重新看了《许三观卖血记》,莫名地想写一点过去的故事。
有的故事或许是90年代初了,但我就不划分确切的年代界限,都归到80年代吧。
【外婆的儿子们】
外婆外公共有三个孩子:我大姨、我大舅,以及我妈。我妈最小,所以我也是最小的孙辈。
我天经地义地认为,大姨、大舅和我妈都是外婆生的,直到有一天,我竟然听说,大姨和大舅是外公的前妻所生,然后前妻去世,外婆经人介绍嫁给外公,生了我妈和我从未谋面的小舅。然后小舅长到20岁,莫名其妙得了很严重的病,匆然离世,我妈才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爸,结婚后生了我。
但从我记事起,家里经常会来4个年纪相仿的“小舅”。他们长得也不像,个头也不一,甚至姓氏都不一样。家里盖厨房,会有“小舅”来帮忙;家里搬家,会有“小舅”来搬运;家里逢年过节,“小舅”们会一起前来拜访,常常也不愿留下吃顿饭。
“小舅”们喊外婆“妈”,喊外公“爸”,喊我妈“姐姐”;我爸当兵常年不在家,如果探亲假回来遇到,就喊我爸“姐夫哥哥”。
印象中有个住得最近的小舅个头最高,长得也最帅,眼睛会笑,鼻梁高挺,说话的声音也很好听;还有个小舅其貌不扬,但性格最随和,最喜欢逗我们小孩子,还会给我带巧克力;另外两个小舅住得较远,我只记得参加过他们的婚宴,去过一次他们的新房。我犹记得他们结伴来到我家的老房子,自己打开折叠椅围着外婆坐下,一边听外婆说话,一边笑的样子,让黯淡的小屋顿时充满温暖和年轻的气息。
后来我妈告诉我说,这4个小舅,都是我小舅的高中同学。他们一同上学,一同放学,一同吃饭,一同劳动。后来我小舅生病期间,他们还经常来看望——虽然当时大家已经高中毕业有段时间了,但仍然不能忘却同窗情谊,后来小舅去世,他们4个男生,就认外婆做干妈,常过来探望陪伴。
外婆那时候早已退休,尽心尽力照顾年幼的我。4个小舅来家里的时候,她每次都很开心,端茶倒水,拿糖果零食。外婆耳聋,和她交流必须凑近她的耳朵大声说,她才听得见。所以有时候往往答非所问,但干儿子们总不厌其烦地跟她说着家长里短,家里的父母兄弟,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谈对象……外婆就一直笑,有时候没听清别人说什么,也在笑。这种时候大家很默契地从来不提我小舅,一丝一毫也不提起,仿佛世间从未存在过这个人。他们不回忆往事,只谈现在,只憧憬未来。过去仿佛是一团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雾,大家走出来,就不再想返回去。
其实外婆也常常独自找出小舅的照片,坐在角落里默默落泪,不哭出声。我长大之后我妈才说,要不是因为想生个小孩分担外婆的注意力,让她不要太忧伤,才不会生出你来……我有时偷偷看一眼小舅的照片,一个眉清目秀、乖巧听话的大男孩,据说个子很高,篮球打得很好。我想原来我就是小舅的“替代品”啊,不过外婆对我的疼爱,确实超乎寻常。
4个小舅中2个住得较远的,先后结婚,渐渐疏离了;性格最随和的那个结婚最迟,婚后也带着妻子看望外婆外公。他的妻子很温婉,说话柔声细语,不紧不慢,但我还是最喜欢她给我买的大白兔糖,我就趁着大人们聊天没人管我,一直剥糖吃……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吃糖吃吐了……过了两年他们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可能是忙于家庭,后来联系得也少了。
住得最近的小舅,也就是最帅的那个,和我们来往最密切。这个小舅从工作,到找对象,到结婚,到生子,到孩子渐渐长大,都一直和我们家来往。过年过节,我和爸妈也会去小舅的父母家,和他家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都非常熟稔。我更开心的是,每年过年都能收到小舅母亲给我的压岁钱,为了这个,我也会忍着小小的社交恐惧症,硬着头皮去他家里吃饭、坐上半天。
这个小舅找的对象,是近郊菜农家的女儿,一个娇滴滴、喜欢化妆的小舅妈。自从他俩结婚,每年过年会来我家拜年,外婆细心叮嘱所有菜里都不要放生姜,因为小舅妈不吃姜。后来小舅的儿子出生,4岁的我从自己的百宝箱找出一个别人送我的银锁,跟着大人一起给弟弟送过去。
多年后我的外公、这个小舅家的爷爷、我的外婆相继离世,我爸妈也搬来N市帮我们带娃,遂渐渐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