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集

追寻本性,各求良知

2021-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海观主人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阳明

  早在南宋时期,为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三字经就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说明善是人的天性,也就是“心”。明代的王阳明顿悟“心即理”,说明心,也就是善念,就是天理。“心即理”也可以转化为另外一种意思,天理和人欲本是一体。王阳明先生劝禅师回去探望母亲的故事说明了“去人欲”的不可能,也是从这时开始,王阳明先生察觉到朱熹可能是错的。但是,是否人的所有欲望都应是“理”呢?这便又回到了开头说的“善”也就是“本性”上。欲望中,出于公心的是天理,但出于私心的就是人欲。比如一夫一妻是天理,三妻四妾就是人欲。

  之所以要格物穷理,追求“悟”就是为追寻本性,探求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只要明白了“心即理”,天下尽在掌握。然而“知”和“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道并不意味着深刻地明白了。只有“悟”,才能获得最高的智慧,最宝贵的财富——理。朱熹说过“格物致知”,“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只要不停地格物,最终就会获得“天理”,豁然开朗。虽然说本性和良心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一定要培养美好的品德,但并不意味着这期间一定要全力以赴地格物致知,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

  “但有一念向善,凡夫俗子皆可成为圣贤”,说明善是人的根本,良知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不懈地追求良知,即使不能开悟成为圣贤,也不能让恶生根发芽。杜牧的《春晓》也是善的体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一片春意盎然之景中,诗人触摸到了盛世之下的痛,繁华下的悲哀。人们往往说《春晓》是简单的、通俗易懂的,和《静夜思》一样适于教导幼儿。而《春晓》中的人性、善良,是思乡的《静夜思》无法比拟的。它播下了善的种子。人有多聪慧并不是根本,如严世蕃、钱宁等,善才是最重要的。

  追寻本性,各求良知。但愿最终我们都能成为“圣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