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折桂诗词|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小暑折桂诗词|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文:枯木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今天七月6日,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虽然天气还不十分炎热,不过气温已经开始显著升高,即将进入三伏天(今年头伏为7月16日),并且全国各地开始进入雷暴多发季节。
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日期定为每年的7月7、8、9日,后来大概是由于7月份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吧,为了学子避免在高温季节,高度紧张发挥失常,因而在2003年开始调整为6月7、8、9日。没想到今年因为疫病的原因,又不得不变成7月7、8、9日。
学子们辛苦学习,明后天是一决高下的时候,虽然如今已经不是古代一考定终身的时候,可是对于很多贫苦人家的子弟,也相当关键。为了祝福诸位学子,笔者选了一首唐诗,包涵“小暑”和“折桂”,希望诸位可以蟾宫折桂,取得好成绩。
这首诗词的作者武元衡(758年―815年),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唐朝宰相诗人,建中四年(783年)进士及第,曾经两度拜相,后因主张强势对抗藩镇,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杀,获赠司徒,谥号忠愍。
这首《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诗是赠别诗,“擢第”指科举考试及第,魏正则生卒事迹不详,江陵(湖北荆州)人,应该和武元衡同年中举,二人友情甚笃,因而归乡之际,武元衡设宴饯别赠诗。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客路”:旅程。“商山”:泛指秦汉上雒、商(县)之间的南山,也就是如今的商洛地区。“离筵”:饯别的宴席。首联道明缘由,友人高中,即将踏上归程,饯别的宴席设在小暑节气之前,从长安到江陵,商山是必经之路。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折桂”:科举中第,典故出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二·郤诜传》,郤诜(xìshēn),西晋时期大臣,博学多才,生性至孝,以对策上第。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问他自己评价如何,郤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后来人们就用桂树一枝来形容科举中第,又因为传说月宫中有桂树和金蟾,古代科举难度太大,因而中举就有了“蟾宫折桂”的说法。“龆年”:童年。颔联夸赞魏正则文采飞扬,独步当世,并且以少年中举,值得庆贺。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关国”:乡关古国。“秦限”:古秦国的关限。“汉川”:双关语,广义旳指中原大地,狭义指湖北江陵。颈联说明友人归途之遥。魏正则的故乡是江陵,虽然和秦地相通,然而山水阻隔,路途遥远。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叨”:谦辞。“依然”:形容思念、依恋的情态。尾联抒情。很荣幸能够同您一起参加科考中举后的吏部选官,关系密切,如今您就要远去,分手之际,倍感眷恋。
这首诗平淡质朴,作者情真意切,作为同科举子,相处友情甚笃,如今就要分别,天各一方,不知何年才能相见,因而临别饯行,赋诗相赠,以表思念之情。
古人不同现在,交通方便,一旦相别,只能书信往来,无法相聚,然而友情是真感情;如今交通便利,举国之境,一日毕至,思念之余,视频相通,然而却总感觉人和人的感情在疏远,难道是通讯便利带来的人际关系的淡漠?亦或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风气导致?予忖度之。
2020/7/6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