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大义考

梁惠王的野望(十)魏国为什么要把国都迁到大梁?是害怕秦国?

2022-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震词

就在这样一个你争我夺的乱世,公元前372年,刚好也是魏击在位的最后几年,儒家亚圣孟子在鲁宋交界的邹国诞生了,距离孔子生活的时代相隔一个世纪。3年后,庄子出生在宋国。

魏击之后统领魏国的是本文开篇提到的魏䓨(yīng),《孟子》首章里提到的梁惠王。

和父亲不同,魏䓨在魏击手下时默默无闻,以至于没有任何他继位前的史料可查。

魏击生前没有确定继承人,所以在他死后,魏䓨和另一个已经获得封邑丧失继承权的公子魏缓争了近一年的君位。

就在魏䓨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魏缓却联络赵韩联军在浊泽打败魏䓨的军队,直逼都城安邑,魏䓨在城里成了瓮中之鳖。

各地勤王的部队正在陆续赶来,赵韩此时需要尽快对魏国的下一任国君做出安排。

赵国和魏击当年的策略是一致的,就是拥立亲附自己的国君。

韩国却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魏国,因为它的生存环境好坏太依赖魏国,所以韩国希望保持魏䓨和魏缓对立的状态,将魏国一分为二,缓和自己的生存压力,虽然赵缓实力弱一些,但在赵韩的介入下维持均势应该不难。不管结局如何,魏国将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内耗上。

可就是这样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赵国却不答应,韩国一怒之下趁着夜色跑路了...

形单影只的赵国随后被魏䓨击退。

天佑惠王,上台后的第一关就这么有惊无险地通过了。他放过了大部分敌对势力,减少了势力整合过程中的阻力,又经过一年的准备,出兵分别击败赵韩,报了兵临城下的一箭之仇。

但这时周边的国际环境却不如以前乐观了,继魏国之后,赵、韩、秦、楚、齐都通过不同程度的改革缩短了国力上与魏国的差距,祖父魏文侯建立的霸业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惠王刚继任的前几年日子过得并不安生。

继位后的第三年,齐国趁魏国和赵韩角力时进兵,魏国割让观津请和。

第四年,秦国在秦献公的领导下开始了对魏国的进击。

秦献公曾经在魏国流亡近三十年,对魏国的情况非常了解,回国后结合魏国施政得失在秦国实施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秦国一举扭转四朝积弱的局面,并将国都东迁栎阳,准备收复西河故土。

但此时秦军不具备和魏军主力硬刚的实力,献公采取了可能是弱者对抗强者时唯一正确的策略,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手薄弱环节,消灭有生力量,寻求双方战略态势的转变。之后,秦国两次在河西击败魏国,甚至还越过黄河攻入魏国本土石门,斩首六万。

魏军主力这时正在和宋国交战,魏䓨不得不向赵国求救并派主力回援,等回到石门时,秦军已经撤走了。

秦国对魏国动手除了过往的恩怨外,还有地缘上的因素,秦国东出的唯一路径崤函通道紧紧攥在魏国手里,即便秦国全力肃清这条通道,只要魏国还强大,秦献公就会面临当年秦穆公同样的尴尬与危险,魏国可以很轻易地切断东出秦军的退路。

人与人之间有命运的安排,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魏国就像生在秦国动脉上的恶性肿瘤,本身就足以致命,还压迫交通中原的动脉。除非放弃东进,否则秦国必须从魏国身上踏过去。

但是显然魏䓨当时不可能预见到秦国未来的潜力和东进的决心,富庶的中原地区对他更具有吸引力,而秦国只是一块食之无味且难啃的鸡肋。

面对秦国三番两次的袭扰,魏国没有任何报复性的军事动作,甚至干脆将国都从西边的安邑迁到了东边的大梁(今开封),魏䓨的意图非常明显,对秦采取守势,集中精力和资源图霸中原,那里,才是争取魏国利益最大化的方向。

在这之前,先有赵国把国都从中牟迁到邯郸,后有韩国把国都迁到郑都新郑,魏国迁都,大概率和两国的动作有关系。

从直线距离来看,魏国迁都大梁是大手笔,也是国力的体现

事实上迁都大梁后的经营还不错。

魏国从黄河引水到圃田泽,后来又从圃田泽把水引到大梁,带动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这条水道后来还逐渐演变成了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鸿沟。大梁后来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几个城邑,离不开兴修水利带来的贡献。

随着魏国经营重心的明确调整,中原地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

魏国和赵、韩在中原地区的摩擦增多,后来升级到动武,赵韩组成联军,但被魏相公叔痤打败。

秦国瞅准这个机会又从背后偷袭魏国,公叔痤率疲师回援,在少梁被打得大败,丢了繁庞,自己还被秦国掳了去。

国相被俘,西北门户洞开,魏国终于开始全力反击。秦国新君秦孝公嬴渠梁自知不敌,决定战略收缩,他释放公叔矬同魏国讲和,退回秦国修养生息,发布著名的求贤令,准备复兴秦国以图再战。

公叔痤回国后很快就病重将亡,临终前他向魏䓨推荐自己年轻的侍从官商鞅接替自己的位置。

或者是已经有了人选,或者是不情愿就这么一句话就把治国的重任交到一个未曾谋面的年轻人手上,魏䓨听了没有回应。公叔痤见魏䓨不表态,就建议一定要杀掉商鞅,避免商鞅去了别国成为敌人。

这个建议乍一听让人有点错愕,到底是用还是杀?公叔痤是不是病糊涂了?

但实际上公叔痤意思很明白,这个年轻人很不一般,是个核武级的人才。

魏䓨想也明白公叔痤的意思,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把公叔痤的话放在心上,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他其实并不宠信公叔痤,不然为何不先委派个职务观察观察这个年轻人,乃至连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

魏䓨走后,公叔痤把商鞅召来,说我向君上推荐你,但他没有应允,我做事一向先公后私,魏国既然不用你,早晚你就会成为魏国的敌人,所以不得不建议君上杀掉你,但你我相识一场,我不忍见你就这样命丧魏国,你还是赶紧逃命去吧。

商鞅这些事情看得极清楚:“国君既然不会用我,便也谈不上会杀我。”

商鞅没有逃走,等到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便毫不犹豫地去了秦国,从此一展抱负,在孝公支持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为后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公叔痤就是孔子极端厌恶的典型的“乡愿”式的人物,德之贼也。之前挤兑走吴起,恐怕魏击和吴起都不知道是公叔痤从中作梗,也不会把账算到他头上。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举荐商鞅这事他是既没为国家考虑,也没为商鞅考虑,嘴上说着先公后私,其实只想着让别人念自己的好,真要用商鞅,事情不会这样办,真要为国尽忠杜绝后患,商鞅也没法活着到秦国。

满口仁义道德,实际只为自己的私利计深远。

未完待续

我是震词,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