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乌饭的时节

2024-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吾秋

下午四点多就开始准备做晚饭,想着早点吃完就去跑步,今天的目标是挑战10公里。

正在炒着菜,已经快要完成的时候,豆豆爷爷打来了电话,让我们晚上过去他们那吃,他们做了乌饭。

那就去吧,赶紧收拾一下,把炒好的菜打包一起带过去。

晚饭时分,黑亮软糯的乌饭被端上了餐桌,自从来到南京,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乌饭吃,但我从来没问过为什么在这个时节要吃乌饭,今天破天荒的在餐桌上问了这个问题。

网图侵删

依据公公婆婆的回答,我也从网络上找了一些资料,有好几个典故,只附上他们讲的这个。

乌饭又叫“阿弥饭”,在南京、皖南一带都有在四月初八这一天吃它的习俗。而这个习俗的由来,是源于一个佛教故事——目连救母。

释迦摩尼的弟子目连,他的母亲是青提夫人,家境富裕,任性贪婪,天天宰杀牲畜,从不做善事。青提夫人喜爱吃烤鹅,但她吃鹅的方式很残忍。每次吃鹅,就在巷子里放一大块烧红的铁板,铁板一头放一碗酱油,另一头放一碗醋,然后把鹅赶到巷子里,鹅到铁板上因为温度高就发疯一样往到处跑,跑到一头吃口酱油,跑另一头又吃口醋,最后吃好调料的鹅来回在烧红的铁板上跑,就烤熟了。

老太太死后,被打入地狱,受尽苦刑。目连一心想救母,可就母亲生前做的那些残忍的事情,是很难走出阴间的饿鬼道的。每次目连给母亲送饭,还没到母亲那就被饿鬼道上的小鬼吃完了。

最后,目连想了个办法,用一种植物的汁水先将糯米浸泡染成黑色,再做成饭,小鬼看到黑黑的饭都不敢吃,就这样,目连的母亲才吃到了饱饭。

为了纪念孝顺的目连,每年的四月初八(释迦牟尼生日)都学目连做乌饭,同时,目连的母亲不管做过什么他依然孝顺,也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个隐喻。


乌饭是用南天烛(即青精树)茎叶捣烂后浸泡糯米,再蒸煮而成。

过去他们都是到山上打乌饭叶,如今不方便打了,菜场里也有卖的,由于不属于大众蔬菜品种,因此产量也并不稳定,能不能买到全看运气。

做乌饭的步骤如下:

1. 买到乌饭叶后,挑选嫩叶,将其清洗干净。糯米也淘洗干净备用。

网图侵删

2、将清洗好的乌树叶放入料理机里打碎,加适量水一起打, 越碎越好,以便过滤。

网图侵删

3、打碎的乌叶进行过滤,只留下乌叶汁。将洗好的糯米倒入乌叶汁中浸泡,4~8小时左右就可以。

网图侵删

4、浸泡好的乌米饭,放进电饭锅里,开启煮饭模式,也可以放进蒸锅里蒸, 等到有阵阵乌米饭的清香味传来,这一道清香油亮的米饭就做好了。

网图侵删

吃乌饭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有两种吃法,分别是包油条和蘸白糖,而豆豆最喜欢蘸白糖吃。

当然,用乌饭叶做乌饭,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神话故事,它也是有药用价值的。

《本草纲目》记载:乌药叶属樟科类植物,性温和,味微苦,叶气香,可入药,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

就像每年端午节要包粽子,这道黑亮软糯、香气扑鼻的乌饭是我们家每年必不可少的仪式,老人家甚至等不到四月初八就开始准备了,晚饭后还给我们带了一饭盒回来,婆婆叮嘱我可以放进平底锅煎,当成糍粑来吃。

你吃过乌饭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