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真在骂人吗?看懂歌词再说!
刀郎的《罗刹海市》,一经推出便是争议不断,网友说的“四大恶人”评论区纷纷沦陷。确实歌词给人的联想性很强,但是前提是多少人真的能够读懂歌词?
我们说一个事情,肯定要完整的了解之后再好分析,不是看到几个词语,就开始自由联想。所以,这首歌的歌词到底说了啥?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聊斋志异》原文里说:“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所以向东不知道是哪里。)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过七冲越焦海,表面是说经过我们人的消化系统,引申意思可以说是历经重重艰难。三寸的黄泥是指人的粑粑,黄泥地就是粪坑。)
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
(前面说历经千辛万苦才出来,费这么大劲干嘛呢?因为那里有一条一丘河。一丘河应该是改自成语一丘之貉,意思就是生活在同一个山丘的一群形似狐狸的野兽,这里是不是指某圈呢?所以开篇说的应该不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圈子。)(前后连起来,感觉暗指某些人,和我们粑粑一样历经千辛万苦,削尖脑袋进入某个圈子。)
河水流过苟苟营
(苟苟营自然让人联想到蝇营狗苟。可能是暗指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到处投机钻营。同时,这里苟苟营应该又是一个地点或圈子,和前面的一丘河类似,应该都是指某圈。)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
(叉杆儿指小姐的保护人,这里就是苟苟营的头目、领导、管理人员,Ta叫马户。)
十里花场有浑名
(花场类似青楼,马户在十里花场都是有名头的角色。)
她两耳傍肩三孔鼻
(聊斋原文描述相国的,原文是:“此相国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但是奇怪的是,这里用了“她”,而不是他。就歌词和聊斋原文来说,这里是说马户有权有势、相貌丑陋。)
未曾开言先转腚
(这句话联想性太强了,但是真未必就是某节目、某个人。古代比较骄横,自以为有权势的人,背对来人是比较常见的。这里更多应该是指马户骄横跋扈、傲慢无礼,见人先屁股对人。)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卧蛋,我们知道一般是母鸡孵小鸡的行为。引申应该是指培养新人,但是这样的语言组合,负面的意味更浓。可能是我们说的结党营私,经营利益集团、培植亲信党羽之类,或者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等等。)
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老粉嘴是说年老的女性。字面意思应该是,“老女人”大半辈子都以为自己是只鸡。)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马户,前面说的有权有势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头驴。又鸟突然出现,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对仗,感觉这里是对仗,顺口的意味更多。)
勾栏从来扮高雅
(小姐从来都是喜欢假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字面意思)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美丰姿 少倜傥 华夏的子弟
(西边来的,结合聊斋和歌词,马骥来自华夏大地。这哥们长得好看,非常帅。原文:“马骥,字龙媒,是一位美丽的少年,他美丰姿,倜傥不群,并喜欢歌舞。”)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
(原文里马骥出海经商)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结果到了险滩和恶地,文中指罗刹国,这里应该是某圈。)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马骥看到这罗刹国里面,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驴爱听鸡的曲子)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就是牝鸡司晨,草鸡就是母鸡。成语愿意说女性篡权祸乱朝政,这里可能指某圈的人不恪守本分,反而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开半扇门楣,指私娼小姐。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小姐裱真情,前有小姐,后有“裱”,应该可以联想某个场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曲意逢迎、溜须拍马、假意奉承等等。)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第一句是来自原文的,但是它是什么?它不是人,前两句虽然描写外在装饰,其实还是曲意逢迎、溜须拍马、假意奉承的意思更多,不然不好理解。什么东西像煤球一样黑?我们常说黑了心肝,它是不是指某些人的黑心肝?联系起来猜想下,应该说这些黑心肝的人,是口蜜腹剑、两面三刀,表面上涂脂抹粉打扮的人模人样,私下里则是肮脏不堪。)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岂有画堂登猪狗
哪来鞋拔作如意
(怎么可能有猪狗进入厅堂装饰画的,哪里见过鞋拔当如意的?)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爱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
(繁体爱字有个心字,但是人心却有善恶和好坏之分)
女子为好非全都好
还有黄蜂尾上针
(女和子,可以组成好字,而女子又不全部都是好人。有的女人是蛇蝎心肠,如同黄蜂尾巴上有毒针一样。)
西边的欧钢有老板
生儿维特根斯坦
(西方欧洲的一位钢铁厂老板,他生了儿子维特根斯坦。这里是说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这前辈是研究语言哲学的。)
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
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
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
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
(这里绕来绕去,是艺术化的表达,没必要纠结。核心说的就是语言和事实的关系。驴和鸡是事实,又鸟和马户这里可以说是语言,为了表达这么弄的,和前面的马户不是一个意思。可能不好理解,百度下维特根斯坦,看他核心思想就好理解了。)(所以虽然绕,简单点就是说我们的语言既可以描述事实,也可以指鹿为马、黑白不分、颠倒是非。)
那马户又鸟
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语言,到底是用来描述事实,讲真话。还是指鹿为马、制造谎言、舆论、污蔑,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这是人类自古以来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了解了歌词的大意,如果要说骂某个人,我认为都过了十来年了,要骂早骂了吧,憋这么久还想骂吗?个人感觉不是针对某人,而是借古讽今,说的是某圈的事儿,或者是某些社会现象。
另外,我认为能够从中国的古籍寻找素材来进行创作,这一点有其正面的意义。抛开骂不骂人的事,作为歌词的创作者,在隐退的这些年里,刀郎应该是真的读了一些书,进行了一些思考。而且创作的作品,又有现实意义,从这一点说,是不是艺术工作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呢?
回到原著,《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林,可以说是少年拔尖,但是此后一直屡试不第。这样的境遇,会让作者有独特的心境,所以蒲松林看待事情和社会的视角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在这样特定的视角、独特的心境、不如意的境遇和有限的认知下,写就的《聊斋志异》,一定有作者的偏见和固执。而刀郎基于其中的文章进行音乐创作,肯定是对其内容和情感有一定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