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内容营销与内容变现
看了下公众号每天都有增人,我事情确实比较多,也在想这个号以后的内容方向,所以一直没更新。
为了让这个号不沦为死号,我以后尽量每个月更新一次,谈谈自己对于工作和行业的观察,虽然这个号很少更新,但是我自己的工作内容每天都在刷新:
比如调研、做内容、写品牌方案、做执行,我到新公司没多久,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我已经写了三个,而且方案里写的基本都实施了,我从头到尾做的直播已经有6场,主题基本都是我定下的,第一次用PS弄了研讨会报告,原来觉得PS很难,现在也能用得比较熟了。
金融、AI领域在 18 年做兼职我刚开始接触,19年下半年才正式转行,那个时候看不懂语义分析能干嘛,也不知道机器学习是什么,脑子里面一心只想做综艺节目(到后面一个也没做成),现在我能清楚地知道NLP、OCR、CNN、RNN、LSTM代表什么,可能用在什么场景。
我的工作现在大部分时间在做内容,我之前也提过以后的营销会直接就是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多我从泛娱乐领域转到科技领域,本质上还是在做内容,去年两个人从0到1搞了一个AI的公众号,内容全是我弄,另外一个做设计的同事帮我排版和分发,一个是每周一更的服务号,一个是每周5次更新的订阅号,没有做过一场活动,完全靠发文章从0做到全平台3000人左右,我走了之后,那个订阅号虽然更新频率有下降,内容也是随便更新,但现在每天还会增人,全平台大约有6500人。
这个时期做的内容,大部分靠转载,少部分靠撰写。每天都能转载的前提是,我建立了一个转载库,这个转载库每天都会更新内容,三个月大约就攒到了600多条资料。
每周一会定好下周要转发的内容,这样我就能留出时间应付公司的其他事务和撰写原创文章。
我做案头调研比较强,所以即使是转载,推送的内容质量也有一定保证,头图和整个排版进行了全新设计,每次推送都会加深用户印象。
每个工作日都要推送,又不能每天都是同样的内容,所以我分了5个栏目,栏目也迭代了三次,最后形成5个栏目:洞见/实践/业内/资源/书语。刚好对应到每周5次的推送。
自己写的文章,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虎嗅经过编辑审核发表过。
在这个阶段,我翻译过外文,也尝试自己找资料写行业深度稿,技术类、商业类都写过,刚开始我会执着于一个 AI 号不能写不出技术,所以去找大量的资料,有次我跑去面试跟我说我写了知乎怎么做深度学习,那篇里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和架构设计,可能一个资深的技术才能看懂(这篇文章也在CSDN上发表过),面试的那个人很讶异我是怎么写的,我就说我是查资料写出来的,其实一个行业查资料如果足够,要懂并不是太难,有的人在一个行业待很久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会默认是合理和不可打破的,但对做内容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可能反而会更好突破。
慢慢地我觉得自己擅长商业方向的内容,这个跟我在营销领域的积累和观察有关,在之前我可能更关注营销中的“术”,就是具体怎么做,这个广告或营销动作炫不炫,经过时间推移,慢慢的我转向了关注营销中的“道”,去关注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本身。
当时公司和我本身都没有给这个号太多限制,只是想到就去做了,我的领导和公司都不是懂内容的人,我的领导到后面只是一心想卖掉这个号,我的一个老板更是说你看局座的微信一天可以发七八条。这个公司本身也不是做内容的,而是卖代理软件的。
到后面更本质的是我发现,依我个人的力量,这个号顶多只能算个包装得漂亮的营销号,只是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让人看起来比较亮眼而已,而最核心的内容,我并不具备优势,我需要一手的行业信息,而精通二手的调研信息能帮我把这个行业信息挖得更深,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做 AI 领域的加速器和大赛的创业公司从头开始,这里面既有新兴的项目和成熟场景方,还有专门做投资的,某种程度上它有足够的一手消息,只要认真挖总能挖出有价值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慢慢观察市面上比较成熟的内容变现路数。
现在内容大部分依托互联网生存。互联网生意说到底主要分为两种:to B 还是to C,现有大部分盈利的内容走的都是 to B 的路子,就是接客户的通稿,把通稿写得润物细无声,让客户心甘情愿买单,在营销领域有杨不坏、SocialBeta、胖鲸,这里面杨不坏算是极致。在科技领域有脑极体、深几度、刘旷,半佛仙人某种程度上也算一个。
这里面个人 IP 比较突出的会更受甲方欢迎,对于 to B 领域,有观点、有立场、有明确的个人风格是重点,甲方买单也是买的这份个人风格。
我觉得做内容的人有时候聪明不是优势,笨点才是长项。比如你要懂行那就得认认真真查资料,而且要把这些资料全都看透,很多时候会面临一个资料你查了很久,但用的时候只会用里面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数字而已。这个笨就是明知这件事情不会有多大成效,但你还愿意去做。
之前做节目研发的公司,也是每周日更,推送的就是英国、荷兰、美国、日本、韩国的节目。
推送的内容看起来比较简单,首先简单提下这个节目的播放平台、播放时段等基本信息,然后再简要描述下这个节目内容、看点,有时候这个节目是流程比较好,有时候是舞美比较鲜明,有时候就是选题做得不错。
当时的要求就是每个实习生要每天去盯这个国家的节目,然后下载原视频,然后将这个节目截图、基本信息写到 PPT,再将这个节目写成 Word,Word 的内容经过审核后才会在公众号推送,同一个节目换个实习生写,内容就会不同,但看的人能明显感知这份稿子写得深不深,这个节目好不好。
节目很好看,但做这件事的过程其实很枯燥,就是盯节目、找资料、写文章,里面会要求三种核心能力,一个是查找资料的调研能力,一个是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最后才是创新能力。
所以之前有人刚加上我就问:“公众号能挣到钱么,我注册一个号了怎么运营、接广告”,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对一个行业没有深刻的认知,没有一丁点写东西的基础,还是另寻出路吧,做内容不是今天投入明天就暴富的行业,需要的是漫长的内功修炼和长久看不到成效的付出。
所以简单的一个节目推送,需要实习生盯节目、策划专员审核内容、策划总监定方向,不是专门做内容的公司可能没这么复杂,也需要实习生做排版运营、懂行的人撰文、老板定方向(有时候也要老板亲自写),所以做内容并不轻,算下来很重很花钱。
而现在品牌和内容基本是融在一起的,每个公司基本都有公众号,有的公司甚至有小红书、微博、抖音、bilibili各个平台的号,内容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品牌做得好不好,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品牌化其实就是内容化。
一旦内容要变成能够盈利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流量要求,这一点依靠 to C 盈利的内容更加体现。
to C 常见的盈利方法要么是凭借 C 端流量优势去收割 B 端的广告费(写通稿、做报告、做采访、做定制广告比较常见),要么就是像一条这种靠电商进行流量变现,要么就是像吴晓波、樊登、插座、运营研究社、英语流利说这种做课程,依靠很重的课程产品和课程运营变现,要么就是进行用户分层,让用户买个会员、成为付费用户的虎嗅Pro。
总之无论 to B 还是 to C 大家都是干的苦力活,并不是什么阳春白雪的文化人。
兴许是这些收购流量的苦力工深知流量就跟泡沫一样,一戳就破,还是“线下新零售”更靠谱些,于是开线下体验店、招募线下加盟商、办展办会卖票、写书卖书也成为收割点,总之内容生意不好做,能割一点算一点。
观察一圈下来,要做内容变现目前就两种方式比较现实:
1、针对 B 端做定制服务,比如写通稿、写报告、写采访、做咨询方案、做定制广告,一切围绕定制出发。
2、做 C 端的流量收割,比如卖课、卖电商、卖书、卖会员、卖周边,围绕产品打磨或单个爆品变现。
B 端本身的高标准就在那摆着,要的是定制化和差异化,所以做 B 端生意的内容不会差到哪里去。
另一种做 C 端生意的,随着流量被分割殆尽,个人认知层面提高,对于内容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内容质量需要不断提升,最后变成了一个内容产品,产品需要不断迭代,运营也变得越来越重。
我觉得未来依靠微信生态的内容,优质内容以后会更多出现在企业号,企业不会面临内容的经营压力,品牌可以组合自己的行业资源和专业领域知识,生成行业的专业内容(不是简单发个通稿那种),比单独依靠情绪宣泄的号走得会更远些,比如现在的时趣、秒针系统、启信宝、神策数据,都有自己领域能够进行深度沉淀和挖掘的东西。
再回归到内容源头的苦力工(生产者)需具备的必要因子:第一,不断积累行业知识;第二,梳理出公司的核心资源和优势,整合“人”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在垂直领域做到极致;第三,打磨一个核心产品,让用户觉得这个产品值得 TA 买单。
最后,近期我也会推出自己的付费产品,主题是怎么撰写市场类调研报告,里面会涉及到怎么找、怎么组、怎么去形成报告,虽然是讲调研,本质上还是思考的路径,适合听的人群会是做内容的人(怎么去找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营销学生(有哪些模型去分析一个产品或品牌)、产品经理(从哪些方向去分析竞品)、市场部人员(哪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市场)、CEO(有哪些可以用的商业模型和定位方法)。会综合 12 个营销模型,并结合我写过的方案和调研报告作为案例,进行整体讲解。课件我很早就弄好了,但案例里的有些字体需要替换,所以就一直拖拖拖到现在,争取这个月内搞定。
还有最近微信改版,按照我的更新频率估计很难看到我了,如果有需要可以加我微信Chendj34,有更新我会第一时间发朋友圈,还有断断续续有人加我表示想进群,由于我现在精力实在有限加上基本都是我在群里发消息,所以现在群暂停纳新,后续如果有必要我会再建。
你或许还想要看这些
点击蓝字阅读
180个资料,27页报告,9个特别案例分析,一眼看透世界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