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时差党散文✨满天星

我来,我见,我感。(一)

2024-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哥阿民

出国前一直想着要换些美元的小钞,就是5毛和1元的零钱,朋友说到时候可以应付街上讨钱的流浪汉,和给服务后的小费。

据说美国很乱,要小心被抢和被骗,美国还枪支泛滥,要注意人身安全。是的,这类新闻我早就如雷贯耳,真要是去了怎不叫人胆战心惊!

这次去美国是陪夫人参加波士顿马拉松,当然旅游也顺带了。虽然新加坡人出国特别普遍,但去美国的人却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太遥远了,还要倒12个小时的时差。就像我走遍欧亚的女儿也没去过美国,“太远了!”她说。

我们到了美国还是没有换到小钞,在新加坡时是忘了,到了机场又找不到换的地方,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出国前朋友曾提醒说,“离拉美人和黑人远一点,他看你时千万别跟他对着看,能绕开走就尽量绕开,问你要钱的话就给他,别因小失大,可不敢掏出钱包来给他取钱,你的口袋里要有准备好的零钱,他要时能直接拿给他,一般情况下,他有得到一点好处就不会再缠着你了。”

“那怎么办?”我嘟囔道。我俩就要进入美国海关了,我说,“怎么就忘了这件事?唉。” “先进去再说吧。”夫人看着我不安的样子说道。

美国虽然是个超级强国,波士顿那机场却很小很普通,那出关的效率就更是低得离谱,虽然有很多关卡的窗口在办理出关审核,却没有一个人懂得除了英语之外的语言(也许他们懂欧洲国家语言的人会多一些吧)。在排队的过程中,不时有工作人员在各组排队的人群中穿梭,他们一会儿问有没有懂泰语的人,一会儿又问有懂韩语的人吗?还有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等亚洲国家的语言,他们在找翻译,真是奇葩。波士顿的海关怎么就没有翻译人员?这些因语言不通而卡住的旅客也是太勇敢了,连一句英语都不会,就敢独自进入美国。当然这波马就要开赛了,单单参加波马的人就来自世界上一百零几个国家,这其中自然就会有不少完全不会英语的人。其实我的英语也不好,只是同行的夫人却很流利,也就不担心了。

这一折腾可好,就费去了很多时间。好在海关的服务不错,那些自认为行走不便的人都会有提供的轮椅服务,他们在另一个队里排着,由工作人员推着慢慢往前移动。坐轮椅的人很多,感觉有二十多个,有的人还很年轻。在下飞机前曾有空姐问我们是否提出过需要用轮椅,搞得我俩都莫名其妙,后来想起曾和旁边的一个美国老太太对换了座位,是她提出过要求的,空姐只是按座位编号来问申请过的旅客。我不知这样的服务是否要收费,但我俩都好好的,哪里会要轮椅。我也没有看到有人被带到传说中的小黑屋去,我看到的海关人员都笑容可掬。轮到我们俩夫妻时,大胡子的海关大叔在了解了我夫人是来参赛的后,就笑着祝她一定要拿到冠军。听说我是来为她加油的,就说那你要跟着她跑啊,你要给你的老婆递好水啊。他边说边仔细的审核夫人的护照和识别人脸。而我的只是扫描了一下我的护照,却没有要求识别我的人脸。嘿,这中国的护照怎么就比新加坡的护照更让他放心?当然他认定我俩是一伙的,就仔细的审核过一个人就了事了,他认为只要其中一个人没问题,另一个就一定是好的。他递还了我俩的护照并说道,“美国欢迎你们,祝你们有个愉快的旅行。”那笑容满面的表情,就像是我俩熟识的朋友。

出了海关就要取托运的行李,夫人推来了行李车,她抱怨道,“还要6元美金,我从来没遇见过用行李车还要另外交钱。”我说,“这也太贵了吧,那你为什么还要去用它?”夫人说,“那是取的时候才被告知,都已经拿了,也就算了。”那行李车还很小很旧,跟樟宜机场的简直没法比。但出了机场的巴士却是免费的,只是要乘机场专用的车,但也没有人管你是否有乘飞机,它应该是向所有需要的人提供的。转乘地铁也是免费,这就很让人意外。但从别处乘地铁前往机场的方向就要收费了。这倒挺好,挺大方。那行李车这种本该有的服务为什么还要收钱,而且还那么贵?真是不可理解。

下了地铁,就可走去我们住宿的民宿,这时可用谷歌地图,但因岔路太多,真怕走偏了,看到路边有一穿着不知是管理什么的警察制服的男人,就上前问路。当时正下着小雨,夫人的雨伞都戳到警察叔叔的脑门了,雨水滴在他的身上。他弯着腰仔细的看着夫人手机的谷歌地图,然后就带着我们走了很久,在另一个岔路口停了下来,他向在那里指挥施工的工人打听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否可以从这里走下去,在经过几个人的交头接耳后,他们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他就让我们放心的朝他们指好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好家伙,这雨天拉着行李又撑个伞走路真难,美国的马路还真是坑坑洼洼,这一路慢慢的走来就有二十多分钟吧,真是很辛苦。

民宿的屋主是位金发碧眼的高大男人,前几天他摔伤了腿,他拄着拐杖走来,满脸微笑。那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他为我们介绍了厨房,说除了一个他自己用的很专业的咖啡机,其它的东西都可以随便用。很大的厨房三面有窗,餐桌就在很大的窗旁。我们是住在二楼,窗外的花树已点缀了春花。我们民宿的小洋楼虽然坐落在十字路旁,却很少看到有来往的车辆,这里风景不错,像个幽静的小巷。厨房很大,应该有近七十多平方,在有壁炉的那头围着舒适的沙发,在它的一旁放着一架大三角钢琴。

锅碗瓢盆和冰箱等做饭所需的用具一应俱全,就是少了些我们东方人要用的调料。他说,“用完餐后可用洗碗机来洗。” 哈哈,就我们俩人,这个我们就不会去用它了。我们问,“现在就想吃饭,这附近哪里可以找到餐馆?”他听后为我们介绍了一家中餐馆,他说他也常去,很好吃的,还便宜。

餐馆的饭菜的确不贵,味道也不错,还很大的量。重要的是每逢在拜一到拜五的中午都有折扣,是半价。我们两人吃个套餐加上小费也才二十多美金。小费并不是给现金,它在菜单的最底下有三个选项让你打勾,它分别是用餐费的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我们勾了最低选项,店员也是笑呵呵的跟我们说话。都是华人,说的也都是中国话,我们感觉就像就在中国一样。店员们听说我们是专程来跑马拉松来的,都很兴奋的为我们加油。

餐后乘地铁进市区,票价分为一天,七天和一个月的三种。一个月的票价是多少钱我忘了,只记得买一天的票是十一块钱,七天的票是二十二块。虽然我们只住五天,但肯定还是买七天的那种合算。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我俩第一次遇到的黑人,就在我俩看着自动买票机在想着该如何操作时,走来一个很黑很高大的黑人乘客,他看了我们一眼,然后就在我们旁边的机器买票,买票时还不时用眼睛瞟我们,当时周围空荡荡的,我有些紧张。他先买好了票,然后一步迈过来,问我们要住几天,以什么形式支付?在得到了回复后就告诉我们该如何操作。但因是急着赶车,在说了几句后就找来了工作人员来帮我们,就匆匆离去。来的工作人员也是黑人,讲得很详细,他看着我们操作好后就笑着离开了。其实虽然我们对这机器不熟,自己也是可以摸索出来的,不过真的很感谢他俩的热情帮助,这也第一次让我感觉到黑人也是有挺绅士的,并没有多可怕。

进了站后还要研究该乘那趟车,因为是第一次来美国,什么都不懂。我们看着路线图半天,也不敢轻易的上开来的车。这时有个像学生一样的白人女孩走来,问我们要去哪里,然后告诉我们该如何乘车。跟她道了谢,她笑说不客气。在又一辆车来到时,正是我们可以上的车。

美国地铁的车厢可以带宠物,我看到最多的是狗。美国人特别喜欢养狗,我们常在地铁站内都看到狗,有的狗很大很大,就像他们喜欢开大排量的车一样。有时在很拥挤的车厢内也会看到很大的狗。人们都很宽容的给狗儿让出它卧的地方。狗儿都很温顺,它们总是静静地趴在主人身旁。我从来没有听到狗儿的叫声,而爱叫的狗儿在新加坡就很常见,不论大小。在美国除了一些特殊场合,在公共场所都可以带狗进入。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牵狗的人,各种商场和餐馆里也时常可以看到。有很多公共场所的地上都放有供狗喝水的水盆,然而在路上几乎没有看到过狗屎。据我住在美国的朋友说,美国的狗都是被训练后才可以养的,而且训练时必须要有它的主人陪同,因此不论你养的是什么狗,都会很温顺。而一旦狗伤了人,它的主人就要付全部责任。

地铁车厢里也可以进各种个人的伤残车,不可以折叠的自行车也可以进入。我曾看到有人推进一部改装过的特大号的自行车,车主坐在座位上,他的两边各空着两个座位,也因为有他的车挡住了座位,别人就无法入坐。而那次的车厢比较拥挤,有很多人都是站着的,我却没有看到有谁不高兴。美国人对待这种事似乎都很宽容,没有人会去计较为什么都这么拥挤了,他还一个人占了五个座位,大家好像都很随便。

就像过马路一样,行人只要觉得是安全的,就不去看交通灯,但我很少看到有行人跟开来的车去拼命,司机和行人似乎达成了很好的默契。当司机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时,总是会停下来,或开得很慢,行人也见机行事。当然多数情况下,行人在大体上还是会注意遵守交规,他们只是见机行事,就算警察看到了也不管。

我看到的车基本上都是礼让行人的。我常走在小巷,常在离路口还有一点距离的地方,不论是红灯还是绿灯,要开近的车见到了走近路口的行人时都会减速,在判定了你的确不会从他的车头走过时,他的车也是在绿灯可通行时,才会慢慢地开过路口。而新加坡的司机就只会看交通灯,你若是违规跟车抢道,司机就会愤怒地狂按喇叭。我俩在美国待了十天,就是没有听到喇叭声,但曼哈顿的警笛声却是不断的。还有不断的,是黑人的鼓点和激荡的歌声,它在曼哈顿的中心不时的回响。

我俩出门基本上都是乘地铁或巴士,但也坐过两次出租车,一次在波士顿,一次在纽约。两次的司机都是黑人,都很有礼貌。在波士顿的那次因有马拉松比赛,虽然晚上已经结束,但有些路障还没有清理干净,我们快要到的地方也刚好有路障。司机说,要是绕过去就要很长一段路,我们可以就此下车,只要过了旁边的马路在走一点儿就到了。他详细的跟我们讲了路线。因为没有送我们到目的地,我们也就没有给他小费,波士顿出租车的小费很少,只有一元,三元,和五元这三个选项。下了车走去的确可以很快走到目的地,那个司机讲的也很好。我俩就是根据他的指示才很快找到地方。

离开了波士顿就去纽约,根据谷歌地图指示,我们必须要到远离我们的一个站去坐车过来,才可继续前往纽约。在进入车站的电梯里,又遇见一位黑人,他看我们是亚洲人,就问是去哪里(除了在唐人街,路上的亚洲人不多)。我们说要到某个小站,再换乘过来。他听后说不必如此,你们就可以从这里出发。走出电梯后,他还领着我们走到该乘的地方,说这里就可以直达纽约。在他走后,我们还是不放心,于是又找这里的工作人员问,他们说可以,于是这又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于是上车一路驶向纽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