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肖林老师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太令人感动了
看《守山》这本书像走进白马雪山,走进德钦的徒步,移步易景,走进肖林的生命旅程,从猴群到社群,从山到人,夹杂着对生命的思考,很惊喜。
守山人肖林是一个引子、一个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不是个人传记。这本书是通过肖林的故事、他的视角,把滇金丝猴和白马雪山保护局这两三代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以及他见证的中国环境保护历史,藏族人的生命观等,一一详述。
这本书把肖林的心路历程原原本本地捧出来,他身上的热情、聪慧、充满好奇心与坚持不懈的气质令人感动。他对动植物有一种外人永远无法企及的理解,那是长期和野生动植物打交道,并全情投入的人才会产生的独特感受。
肖林和白马雪山
冥冥之中,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肖林和白马雪山纠缠了三十五年。守护一座山,成为了宿命。
肖林刚走进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所时,对保护工作都没有概念,甚至对“自然保护区”这五个字都很陌生。他走进了一片未知的大山,从此再也没有走出去。
肖林和他的同事与当地藏民和僧人,为了保护这片珍贵而脆弱的自然,他们联手开展反偷猎、环境教育宣传、植树、巡山等工作。日常工作如一潭死水!生活只有山!除了山,还是山!永远走不尽的山!
直到与滇金丝猴结缘,肖林才点燃了工作热情,走上了一条不自知的朝圣路。他和好朋友钟泰进行长达三年的野外考察,收集第一手研究滇金丝猴种群生物生态学的习性资料。
在保护区追踪滇金丝猴,他们野外考察时,背锅、背粮食、背睡袋、睡野外……。三年的时间,他们在只有猎人和挖虫草的人才偶尔光顾的密林及流石滩中,走出了一幅属于自己的地图。
三年考察生活是炼狱,也是重生。他们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苦,对苦和累更加“免疫”,但也获得了锤炼的机会。面对苍茫的雪山、荒凉的可可西里,他们心生敬畏。荒野见证了人类的渺小,却赋予了人类别样的力量。大自然的所有风云变幻、风霜雨雪也敲打提醒着人们。肖林的心灵被大自然深深的震撼,不断思考与大自然共处的准则。
后来滇金丝猴出名了,肖林的命运一次又一次被滇金丝猴改变。肖林从一个在白马雪山,以天为被地为床的滇金丝猴行为记录者,成为滇西北地区野生动物守护与培育者,他个人的成长和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变迁,看到利益链如何助长偷猎行为,看到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环保教育,看到人类应当如何尊重自然与野生动物,如何化被动守护为主动,培育该区域的原生濒危动物。
社会在变,环境在变,没变的是那一代人始终都在,他们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后来人。
关于环境保护
一是环境教育。所有环境保护最终要回归到人的内心。在不同的地区,环境保护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熟悉当地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成为保护桥梁。这本书让我对藏族文化有了一些正确的了解。在藏区的环境保护宣传中,有时候信仰的力量可以大于理性的作用。政府的宣传远不如喇嘛进村讲经来的有效,因为传统和自然共生共息了几千年,守住传统就能守住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传统里,依靠自然恩惠而生存的人们对自然表达出了最高的敬意。
二是对野生动物保持尊重。野生动物需要保存它们的野性,正如人类也需要保存自己的野性。山野中的任何一种野生动物都是山林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圈养和剥夺它们的野性。一个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需要随时保持警惕;一个饮食无忧,却没了忧患意识,眼里那股活泼,精气神儿也散了。如果有一天,猴群连对低飞的老鹰都没了反应,那它们还是野生动物吗?这就是野生和半野生的区别。在那些猴子拦路抢劫做了“土匪”的旅游区,哪个不是人类先投食勾引才造成的?
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放下自己的欲望,给野生动物留一片属于它们的生活空间,不去打扰呢?
三是敬畏自然。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提升,欲望和私心慢慢超越了人们对自然的原始敬畏。有些短视的人为了眼前利益,甚至是政治业绩而进行捕猎和砍伐,虽获得一些小利,但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因为他们把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拔了。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会遭到自然的反噬。
人类曾经挣脱大自然的怀抱,试图去改造它,而一度忘记正是大自然,守护着人类的灵魂家园。如今,无论心理学、社会学还是伦理学中,都能看到大自然对人类的积极作用。希望大家能一起保护大自然这个稀有的“生命的乐园”。
藏族人的生命观
肖林出生在藏区,他深爱藏族文化。藏族文化的教育,赋予他善良的基底。
一个人的心底有了善良,还要有自信。一个个体的自信来源于对自己的认识和把握,一个民族的自信则来自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知道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精粹和糟粕,这样才不会妄自菲薄,不会因为外界赞扬自己民族的文化而洋洋自得,也不会因为被人批评而抬不起头。
大自然还有许多秘密等着破解,解开之前只能敬畏,解开之后,则更要敬畏。
最后,希望白马雪山可以得到妥善的保护,山间再也没有盗猎者留下的钢套,小动物可以与人类共享这个糟糕但又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