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也变得富有中国特色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升学时,在这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季节里,我再次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为迷茫的自己,也为所有那些和我一样正在经历中国特色教育的人。说实话,谈及教育我是没有资格的,至少我还不是“过来人”,还没能成为中国教育这条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大跃进式加工的流水线成品,但近来的各种事让我还是难免心生感触,想要不吐不快以解内心的无奈。
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曾这样谈及教育:“人人都可以谈论教育,即使是街上拉客的摩的师傅也能把教育讲的绘声绘色,义愤填膺,但他们真正知道教育是什么吗?他们根本就不懂!”这句话至今回忆起我仍感到记忆犹新。是的,教育这样一个事关社会安定,人民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难免成为人们茶后饭余的话题常客,这也充分说明了它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度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大国里,它的地位更是毋容置疑。作为一个中国教育的亲历者,我想我的看法是有其客观性的,但仍难免有失偏颇充满主观性,而我真心希望这些不太严谨的感触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自己对于我们教育现状的思考。
一.当基础教育过于计较基础,我们的高等教育还能高等吗?
假若我们一贯认为“中国人的智力水平绝不低于世界各国的水平”的前提成立的话,那为什么在如此大的基数上出现的顶尖人才凤毛麟角呢?为什么我们在大多领域的学术水平远不及世界顶尖水平呢?为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中会引起顶尖人才的饥荒从而引发钱学森之问呢?问题当从基础教育中去找!
有许多人至今还认为我们的教育问题出在了高等教育上,而我们的基础教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毕竟我们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在国际同等学生中足以技压群雄。对此,我无法反驳,经过应试教育高强度的训练,学生的能力的却能够拔得头筹,但反观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我们难免不被泼一盆冷水,应试教育产生了做题比机器还快的“人才”也产生了中国创造的“高分低能”现象,这样一项时代难题能否得到解决我们也期待着所谓的中国方案!
今年的全国一卷理综试题中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化学多选题”,这引发了社会对于高考严谨性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并未让我感到出奇,因为我相信只要是理科生,我想在高中都曾遇到过化学与生物中关于酶的定义冲突这个问题,我在高三时甚至就曾遇见过有这两个选项的题,老师当时告诉我们“做的是化学题就应该以化学教材为准,但高考永远不会出现这样打擦边球的题”,但今年的这道化学题的却给全国许多一度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一个狠狠地巴掌。事实上,由于中国基础教育习惯过早把科学各领域人为地分开加以区别,不同学科在其交叉领域的有关大纲和教材叙述上都难免缺少交流和共识,这就导致了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中这种学科间冲突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即使是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也会变得莫棱两可让人迷惑。
除此之外,我们的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还是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所谓的教材版本修订只是对一些叙述和案例以及习题进行了变动,但知识的内容并没能得到更新,例如不管国内高中化学和生物教材中,数十年的改版后在涉及糖类的部分都还是会写上一句“碳水化合物”这样一个两个世纪前的名称,这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士的疑惑,在科学领域许多年前都已经开始用糖类这个更准确的术语时,我们的基础教育却在不断地重复这个不准确的词!反观1912年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审定并出版了首套小学教科书《新国文》,其中竟有关于泰坦尼克号的课文,而事实上这套教材的出版时间也就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第二个月,100年前的教科书竟然如此“与时俱进”,不禁让我辈汗颜!
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对于中国的作用更像是一道坎,它的存在主要目的似乎不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而是把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的学生区分开来,因此,途径和方式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书上的字就是规则,它的正确性毋容置疑,而一个学生要想能够迈过这道坎就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它并不断地通过训练去适应它,这就是游戏规则。如此这般,教育完全沦为了调和社会矛盾的政治手段,也难怪黄冈中学不做的《黄冈密卷》,衡水中学不看的《衡水金卷》能比莫言的书卖的更好。人们常抱怨寒门再难出状元,我想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功利性教育的积极引导,当教育值得并能够用金钱去衡量,寒门子弟还能与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吗?
二.平民化的精英教育还能培养出精英吗?
高等教育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是精英教育的化身,精英教育虽然常与阶级相联系起来,但此处的精英并不仅指那些上流社会人士,一个人即使出生贫寒,他依旧有凭自己的学识接受精英教育的权利,这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不管什么样制度的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培养一批能够担负起社会延续任务的人,哪怕他出身贫贱。而对于其他人,特别是条件相对落后的人,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才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虽然这听起来似乎不公平甚至不合理,一些人可能因此失去接受精英教育的机会,但这却是社会资源的最合理分配方式。如果精英教育过于普及,社会资源就会过度浪费,人才的质量和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这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是不利的。
中国的高等教育历经数次扩招,精英教育已变得不再属于精英,学校在政府的引导下相继开始扩招,大部分扩招后的学校人数翻了几倍,仿佛要“聚天下英才而教之”。为此学校的大楼永远需要加层,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一栋栋楼又开始规划,然而这个速度仍然赶不上需求的猛增!另外由于教育上的大跃进所造成的资源的紧缺难免会使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乏力的教授们甚至已经觉察到曾为学位授予必要条件的论文现实意义已经不大,庞大数量的论文下难免有雷同者和浑水摸鱼者,但学校对此无能为力,于是乎竟然出现了硕士论文抄袭还明目张胆地致谢原作者的现象,我们要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聚天下英才而误之”的现实呢?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大众化,就比如高等教育,如果只是为了磨合社会矛盾而一味地在数量上做出让步,造成若干年后即使是清洁工都需要高等学历而顶尖职位却又无人能够胜任的现实时,我们要思考他们能心甘情愿地拿着自己的高等文凭去从事简单的工作吗?但为了他们的培养,他们家庭和国家那个没付出巨大的牺牲呢?近来,陈宝生部长宣布高等教育要严出,不少人拍手叫好,而我想质疑,这个问题已经出现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来要解决呢?
我所认同的教育最根本的灵魂是公民的意识,之后才是心智。我们的历史教材上不断讴歌辛亥革命带来的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的科学民主大旗,然而时至今日,我们还敢说这些东西还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吗?过度的教育没能启迪民智,反而让我们陷入了思想的愚昧,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如此下去怎能不让人堪忧?教育是我们的未来,如果教育出了问题,那我们的未来应该找谁去承担?当然,优质的中国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现实也的却给教育的演化带来的多样化的期盼,能够处理好社会各阶级的利益,营造公平,重才的环境也的却不容易,但这个进程能不能加快,能不能少绕一些弯路,我想这是教育留给我们的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