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机科学家的视角学习阅读与写作(一):提炼信息
阅读和写作,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生活,享受生活。
从前看书,是有目的的。把书当作自我增值的工具,以为自己读了几本书,就可以变得更加理解生活,内心其实有隐约的傲慢感。
结合最近的奇妙梦境,也重新开始看校对的东西,加之从书中体验到了更多,才觉得之前看书极其肤浅,略微功利主义。带着校对的视角,去理解和解读,体验感会更加浓重,好像可以立即进入场景观看,这也是梦做得多了,吸收了观影模式,以后用到阅读里面,也是有益处的。
读书,写字,从小就开始了。大学之后,没有语文课,虽然当时还羡慕隔壁卫生管理班还能上大学语文,自己也没有实际行动,只是在图书馆自己漫无目的的选读,落了好一大截的。记得较多的,是阅读理解的解题套路,但是也还好,爸爸及时添置的几本诗词书,配着中华书局的字印,总让我觉得欢喜,且带着一点点骄傲,从小书读得太少了,所以才觉得每本书,都格外珍贵,因此有个藏书癖好,但凡书籍资源,一律保存,大多收藏之后,都是束之高阁。
等到现在,一本正经地可以消磨时光的时候,才发现有那么多世界还未打开。一书一世界的话,我想见见无数个哈姆莱特,与之to be,解决一个个question。
读懂作者的意思,是阅读。完成形象的重构,是理解。作者,如果想要有效传达出自己的想法,内容上需要提供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结果。这6步算是一个基础的解读,对于更加经典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更要着重分析:结构,描写手法,比喻和暗喻,用词用语,语气。先掌握基本结构,学会分析之后,再去理解和创新。
一直以为写作和美学相关的东西,比较看重灵感。是自己心太大了,那些元素的堆叠和创新的背后,其实还是最基本的框架,就像之前觉得排版怎么好看,怎么来,但是听完一节公开课之后,发现,原来图片和图片的拼凑和排版,其实完全是按照固定的比例,才能产生美感。有一种,到最后其实只要学习最基本的规律,不断地钻研进去,一步接着一步,总能有所成,这个过程中,能让人拉开差距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不断细化的颗粒度。
连《关雎》这首诗,用信息表格逐条细化,也是有规律的,从前就只记得沉浸在其中的氛围和美感里,其实算是相辅相成。先感受,再提取,最后再沉浸其中,好似白纸上泼了墨,形成各类意向之后,最后再装上画框,标明时间地点,就成了作品,多了一份阅读和学习的仪式感,不再是弥漫的情怀,而是确实的技艺训练和累积。
讲废话,其实很有用,码字也是,码着码着,心境就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