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本书-29-同志你好!同志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015-05-24 本文已影响1872人
彭小六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046/e80267d1468653f4.jpg)
我们一直在社群中:
读完这本书,不如让我们来看破主目前加入的组织吧:
1、熟人社群:
同学社群:中小学的,大学同班的,大学的
同事社群:永中群,中软群,先施群,艾科群
2、线上陌生人
技术社群:敏捷开发长三角群,半导体MES开发群
以上的社群分类在2013年突然发什么了变化
我的微信中忽然冒出了好多新的社群出来:
如何决策避免损失
拆书帮苏阅分舵
智慧之家
30天行动小组
知识众筹:广告创意
艾科项目管理武林大会
新型社群的特点:
1. 这些社群互相之间会通过某个人产生连接,拆书帮里的某个小伙伴,可能还是行动派的成员;参加30行动学习的人,可能就是在智慧之家联系如何绘画的人;
2. 社群的线下活动频繁,例如拆书帮的活动,每周都会有一部分在线下聚集;
3. 社群的活动更多是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大家针对某一个领域,某一次活动,互相贡献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的资源,这种资源包括经验案例,也包括人脉关系。比如拆书帮的线下互动,更多的是社群成员来联系免费场地。
4. 社群的组建和链接没有约束条件,只是大家认可某一种学习或者生活方式,就成立了这样的社群,甚至在微信社群中,人数超过100位时,加入的方式变成了邀请模式,也就是必须是社群中的老成员邀请自己认识的朋友,才可以加入。
5. 新型社群更多变成学习型的组织,我们很有目的型的选择加入,并且在其中做出自己的承诺;每个社群都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工具来解决我们“怎样做”的问题;社群的协议确定了路上的规则,如果你对这个承诺感兴趣并采用了那些方法和工具,你能预期得到什么,以及社群将期待你做到哪些。
那问题来了:
这种社群模式为何会忽然兴起?
我们为什么不知不觉的就改变了原本的社群交流方式?
从BBS到微博再到现在的微信,我们作为各位在社群的定位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呢?
《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会尝试告诉你答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