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成熟的职业女性1–职业选择

2020-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Vicki星

      201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5年零3个月了;5年多里,换了3个500强公司,2个行业,做到销售大区经理,因为看到了瓶颈,果断转行从头再来;5年里也遇到了很多指点过我工作的导师,在他们的帮助下从懵懂无知的大学生成长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成熟职业人,希望将一些经验分享出来,与大家共读。

一、职业的目的是利用优势创造价值,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

      1.职业选择:在长期职业目标引领下运用方格架模型与成长潜力做出选择。

      初入职场,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且能拿到高回报的工作,社会上面向大学生择业的培训课程也琳琅满目,可是这是真实的职业世界吗?不是的,真实的职业世界是现在是劳动力的买方市场,现在年毕业生已达到800多万,而社会需求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我们总是不得不先接受工作,然后再稳步发展。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再也无法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呢,也不是的。

      《lean in》一书里,作者提到过一个职业“方格架模型”,该模型认为加入一个组织或者公司,待在那里一步步向上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职业生涯更像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与竖梯会限制人的行动-要么向上爬要么往下退不同,方格架能让人拥有更多的探索的可能—爬到梯子的顶端只有一种方式,但是爬到方格架的顶端有很多种方式。和僵直的梯子相比,女性若能够走出一条时上时下、迂回曲折甚至偶尔进入死胡同的独特路线,也同样会为自我实现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且,方格架还能培养更宽广的视野,而不是只有站在最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大多数攀爬者不得不看上面一个人的屁股。

      细看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方格架攀爬者”。大学毕业时,对于我想要什么,我自己并不清晰,甚至还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小到大,同伴们在看动画片时,我在看新闻,看水均益的伊拉克战事采访;同学们在看韩剧时,我在看人物传记,杨澜,赵薇,宁静,期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看遍世界的独当一面的女性。基于这样的想法,大学毕业后同学们都进入了物流公司做调度等工作,我却跑到了北京求职,寻找各种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家人的指导下进入了传统建材城做销售员,我努力学习销售的相关知识,养活自己,当年业绩实现了翻番增长;在工作时,我经常把自己抽离出来看零售门店发展的局限性,期望自己能够找到方法解决,但受制于职位,待了一年后,我离开了这里,选择去民企500强欧派做渠道经理。

      来到欧派,我连基本的excel表格都不会用,一个简单的业务逻辑公式被老板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我很沮丧,以为老板要开除我;第二天,他找我,表示他愿意教我,从业务逻辑到excel使用,就这样待了4年半。业务越来越熟练,我很有自信的认为自己是一个独当一面的业务经理人。我以为我会一直在欧派工作,经过2018年的沉淀与挣扎,我成为欧派最年轻的区域经理负责人,也是唯一一个女性负责人,有着高于同龄人很多的收入,前途看起来无限可期。

        但是,我看到线上业务正成为新的增长点,那颗不安分的心又跳起来了。幸运的是,在这年我遇到了我的人生导师-徐皓,当我在微信上跟他聊起我想换工作的想法时,他第一句鼓励我“树挪死,人挪活,折腾过的人生才不会后悔”;我的妈妈也不断的鼓励我换工作,告诉我钱花了还是可以再挣的,但是机会不等人,挣扎了3个月,我跳进了jd,线上零售公司,凭借着销售的业务逻辑,4个月我就在部门内脱颖而出,也成为一个部门backup。因为业务规模的扩展,一星期前得到通知说我的部门要合并,这种变化偏离了我的规划,我又一次站在了职业路径选择的十字路口。不同以往,我把自己的故事拿出来分享了,我找了5个人聊,皓哥告诉我:真实的职业需求就应该是升职加薪。在互联网公司,要拥抱变化,可能今天做金融,明天做支付,后天又去卖自行车了,互联网人就是要快速适应变化,迅速捡起一个东西来做到专业,所以跟对人很重要。明哥跟我说,你要想你能为这个部门创造什么价值,用优势创造价值,而不是盯着弱势不停的学习。我拿起《lean in》,作者分享的一个故事再次坚定了我的选择: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那就是成长潜力,业务能否快速成长,你自己能否快速成长。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能激发你成长潜力(升职加薪+业务开拓)的工作,在部门内部寻找火箭—即正在扩张的业务或团队,去寻找那些能充分发挥你的职业价值的地方。(tips:如果在选择上遇到困惑时,一定要践行‘一杯咖啡汲取世界能量’的做法,将自己的疑惑讲出来,找各路神仙去聊,听听他们的分析,问问自己的内心,非常有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2.正确的职业思维:管理合理的职业期望与职业实现路径

      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职业十字路口的选择,如何把职业价值最大化呢?首先要有18个月的短期职业目标。为什么是18个月,因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酝酿期为2年左右,所以18个月相对合理。在管理职业期望时,大多数求职者的惯性思维是“我知道我所擅长的以及我想做的”来实现我的职业愿望,却很少会把公司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放进来思考。所有人都是公司的一份子,一个人的优势只有在公司体现出价值时,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职业回报。比如我最擅长的是商家管理和线下渠道,在jd这个还未成熟的渠道,我最想做的是学习线上销售逻辑成为运营达人,但是在公司这个业务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业务模式,牛人也层出不穷,虽然会得到自己期望的成长,但是实现自我职业价值最大化的机会已经非常小了。所以此刻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我能为部门/公司创造什么价值”(关注结果和影响力)-方法论/商业模式;(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能帮助其解决什么)根据这个结果既能管理自己的行动,又能很好的管理公司的期望,实现贡献与期望的匹配与平衡。当然,这种思维方式既需要自信的底气,也需要目标管理能力。我喜欢这种思考方式,因为它能最大的激发我的排难的优势,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享受舞台中心的感觉。一旦设定了18个月的短期目标,基于成长与底气的认知,第二个问题应该是“设定新技能的学习目标”,不断改善和提升。终身学习与成长者,就能根据任务目标不断调整改善自己。

      当拓展性业务机会来临时,作为女性,往往第一想法是我还没有100%准备好,或者希望别人再推动下自己,但大多数男性更倾向于接受拓展性工作,并能看到机会点。成熟的职业观是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是“我想做,我可以边做边学”,而不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等到我有100%技能时才开始。最近我经历了一次业务拓展与合并,犹豫时开启了一杯咖啡的智慧,与5名男性朋友聊天,3个人都帮我分析了职业发展的机会性,从业务扩张的速度,组织架构变革的可能性,以及现有人员的竞争性评估,分析个人职业晋升的可能性概率;师父还教我用想象力想象5年以后的情况,新的业务的确会有更多的职业机会。我在初次接触拓展业务时,第一反应是排斥,后来新领导不断的说服,我又变成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被情绪控制,很难理性的看到新业务的机会点。最终,我选择了站在公司职业价值创造最大化角度做出了接受新业务的决定。

      在生活中,我仍然是一个崇尚自由、散漫的人,但是在工作中,我正学习拥抱不确定性和职业价值最大化的思维方式。不确定性加风险,我选择了从线下转型线上(突然就遇到了全球疫情,线上业务快速发展);拥抱不确定性,我又选择了新业务,而不是既定的电商零售人-升职加薪-跳槽更大的公司。

        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在应该晋升的时候主动争取更高的职位,希望这些成为我的自我职业管理里的重要内容。“放弃自己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也永远不要等着别人给你力量。——不要规避拓展性的工作,不要拒绝领导角色,也要学会为自己的职位积极争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