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艺术之家

翻阅古镇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墨墨水墨斋

        偶尔想出去走走,却突然无处可去的时候就会想到古镇。虽说古镇去的多了,也鲜少有新奇之处,义乌发出的工艺品也同化了所有古镇的小商品市场。但剥掉旅游经济的外衣,古镇就如人一样,就算都穿着流行时装,依然有自己独具的个性和美感。比如建筑、饮食、民俗语言等等,就绝非批发转零售。

   

        喜欢在古镇僻静的街边坐在一把简易的竹椅上,斜阳暖暖的照在身上,微闭双眼,听青石板上零星的脚步,不管斜阳非把人和物都拖出长长的影子。小溪小河与小镇自古以来都是亲密爱人,要么穿镇而过,如乌镇;要么相伴而行,如沙溪,而小桥则将这一动一静巧妙相连。桥上会有摇扇的才子,撑伞的佳人,以及挑担推车的贩夫走卒。桥上风景不如市井喧闹,却是别致怡人,尤其到夜晚,明月高悬,河水吟唱,桥头的大榕树随风附和,不知哪家的大黄狗不甘寂寞的再吠上几声。

        古镇的趣味绝不仅于此,比如茶馆就是绝佳的去处,在苏杭的古镇饮龙井听评弹,处川渝则是盖碗茶配川剧,不一定要懂,只需细细的品味一腔一调其中的韵味即可。

        古镇老了,还将越来越老,世界却没有随古镇一起变老。在时间如飞鸟掠过时,世界却以更快的速度更新和发展,无论古镇怎样妆扮,都追不上新世界的情郎,只好怀揣陈年的深情在花花世界遗世独立。于此我便对这位迟暮美人生出些许凭悼惋惜的情绪。

        说到古镇就不得不提古镇的客栈。不知有细心的游客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那就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古镇客栈多简朴原貌,象西塘的客栈装饰了了,房间里放着旧的四柱木床,蓝色印花的土布被单,灯光昏暗,床前的小木格窗阴森森的,马上让人联想聊斋。而相对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尤其以云南为代表的古镇客栈却浓墨重彩,随便走进哪一家都会发现别具洞天,从绿植花卉到雕梁画栋,屏风小景,艺术摆件,吊椅秋千,民族乐器,甚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无不情趣盎然。而这一切精心的营造跟古镇的整体氛围也并无丝毫的违和感。从这一点来说,云南地区的客栈经营者们把客栈文化推向了高峰。在此我要郑重申明,我完全没有厚此薄彼之意,正因为不同因为差异,我们才有了在古镇之间游走的意义。

        在古镇的大场景里,比如吹糖人的,拉二胡的,盲人算命的,等等等等,很容易将我们置换进去,仿佛我们本就活在这老旧的时光里。古镇也如一块磁石,带着先辈生活的痕迹,长长历史的印记吸引着人们。偶尔我们会在一处窄窄的街道,忽然感知前面转角之后会有一个古戏台,戏台前分立两棵大树,好奇的前去印证,跟所想居然一般无二。讶然之余,想是古镇的磁场唤起了前世残存的记忆。

        古镇就如一册册记载历史、人文、民俗的竹简。那些墙上的照片,发黄的书籍,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的纺织机,还有迎接新娘的大红轿子。每一物每一件都在絮絮叨叨久远的故事。故事的核心还是生活其中的那些有名或无名的人们,因为有人,古镇便有了灵性,便演绎出各色各样的传奇。在你翻阅时脑海便回放出驮着盐巴茶叶或丝绸的马帮摇晃着铃铛从古镇穿过的情形;状元府第往昔的荣耀;朝堂高官衣锦还乡的辉煌;以及学堂里穿着长袍捋着胡须的教书先生,意气风发带着满腔热血和抱负离开古镇的年轻人,河边笃笃捣衣的妇女,昏黄油灯旁织布的老奶奶……

        古镇的竹简从很久很久以前一直书写到现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