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趁早读书小组读书

勤奋+正确的方法=天才!!!

2017-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书青麦

历时21天的学习主题打卡完美结束。在新年第一天,来完成这一期的读书报告。

本期一共推荐了三本阅读书目,它们分别是《学习之道》、《刻意练习》和《练习的心态》。我阅读完了前两本以及第三本的前两章。发现三本书所讲的内容大体相似,所以综合起来写。

以前在我的意识中学习只有一条道,那就是勤奋。我自认为上中学的时候自己将这一条贯彻的很好。但事实证明,我这一条道太小,支撑不起我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它带来的反而是一次次的自我否定,甚至一度相信这就是宿命。

对于这几本书我只想,说恨不相逢年幼时。勤奋固然是学习必不可缺的,但是勤奋久了却没有结果,不仅会让人产生怀疑和焦虑、自我否定、自欺欺人、甚至自卑以致影响以后整个的人生。我自己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当你的勤奋达不到你所期望的目标时,首先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然后你会更加努力,依旧没有打到,继续努力,到最后可能是装给别人看的努力,以此来掩饰自己很笨很没用。或许有些人干脆就是自我放弃。但现在看来,两种方式没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我们如此勤奋,却依然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呢?很简单,学习道路上你忘记了另外一个朋友,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许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会有这样一个人,他们该玩时玩该学时学,一点没有压力,学习却很棒。这样的人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我经常在心里想,如果我也像他那样聪明就好了。

《学习之道》的作者告诉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善于运用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而我一直在专注模式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这种无法自拔或许有主观的因素,但是更多是客观的因素,所谓客观就是外来的因素。每次考试的排名贴在墙上,父母的谆谆教诲,老师的殷切希望,无不时刻提醒我,要勤奋,要努力。我想正因为是这样,所以我才找不到走出专注模式的路。我曾经因为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在课桌前哭泣,还逼迫自己课间时间一定要解出它,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数学最后成了我的负担。

对于文科生来说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而我每次考试,做的最烂的一定是选择题。因为选择题多半都是一些硬记知识,而我却没能好好记住它们,用《学习之道》作者的话说是没有进行组块构建,也就是说没有让自己的细碎的知识变成一个系统,没有使用恰当的记忆方法。

从来都没有人是天才,所谓天才,都是通过刻意练习的杰出人物。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他们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对于《刻意练习》这本书,作者强调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成为杰出人物,那就进行练习吧,而且这样的练习,从越小的时候开始越有效果。莫扎特成为音乐神童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当你想要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最有效的方式应该就是刻意练习了。那么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呢?首先你选的这一项技能,最好是发展成熟,积累了先人们的许多智慧和方法,这样能够保证你学习的时候能有迹可循。然后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比如国际象棋,你是要成为一个国际象棋爱好者,还是业余选手,或者说是职业选手,又或者说是国际象棋大师,它们练习的途径都不尽相同。在设立好目标之后,为自己找一个优秀的老师。练习时得到及时的反馈,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心理表征。建立起越多越有效的心理表征,你的技能也就越高。

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你的心理表征,不断的让自己走出舒适区。想要让自己的技能永远在进步,那就永远保持练习。我们的大脑具有无穷的适应能力,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练习,当然是最有效的,因为未成年人的大脑更具适应能力。但是成年人,也未必不能通过刻意练习成为杰出人物,除了某些,对身体有特殊要求的技能。

但是有一点需要记住,越是大师级的人物,他刻意练习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即使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还是不能抛弃勤奋这一小伙伴。想成为天才的朋友们,尽可以试试,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