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申包胥让我们见识了哭泣的力量
读《史记•伍子胥列传》,既让我们见识了仇恨的力量——满怀仇恨的伍子胥为了复仇,不择手段,最终借助吴国之力攻破楚国都城,对楚平王鞭尸解恨。文中还有一个配角申包胥让我们见识了哭泣的力量——他通过痛哭终于感到秦国君臣,顺利从秦国借兵打败吴国,让楚国复国。通过哭泣换来救兵,手段虽然有些可笑,但申包胥一片赤诚爱国之心却让人动容。
01 亡国之际以哭借兵复国
当初,伍子胥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子胥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说:“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了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国都,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猪,是条长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人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考虑好了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落 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申包胥站在秦国朝堂上,日夜不停地哭泣,连续哭了七天七夜都没有停止。秦哀公非常怜惜他,说:“楚王虽然是无道昏姓君,可是有这样的臣子,怎么能不保存它呢”。于是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着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随后,秦哀公派遣了五百辆兵车救援楚国,抗击吴国,并在稷地打败了吴国军队。
申包胥面临伍子胥疯狂复仇,自知无法劝阻,只能通过游说秦国,在语言说服没有效果情况下,选择七天七夜感天动地哭泣,最终赢得了秦王同情,完成了借兵复国的目标。
02 功成名就逃赏离开
据《左传》记载,楚国历经艰难,终于成功复兴,申包胥也践行了“兴楚”的誓言,楚昭王论功行赏,认为申包胥忠勇可嘉“封之以荆五千户”,但是申包胥却不认为自己的作为有什么了不起,认为自己的作为都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另一方面“吾尤子旗”,通过表明自己痛恨子旗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据说楚昭王想以命令的方式让申包胥接受,但是申包胥“遂逃赏。”楚昭王使人求之不得,乃旌表其闾曰“忠臣之门”。
人最难得是功成不自居,申包胥完成复兴楚国大业后,谢绝赏赐,选择逃离,这种气节让人佩服和尊重。
读史明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面临国家民族危难之机,有时语言说服苍白无力,通过发自深情的哭声,表达出最强烈的情感,感染他人,达到语言无法企及的作用,达到说服的目的。当然,情绪表达不仅只有哭泣,笑或者愤怒有时也同样有这样威力,关键在于恰到好处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