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者自由

20171207THU-纵横正有凌云笔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灰大方

开始读书之后,我的灵感确实开始丰富起来,说是内心充盈则是有点过头了。被没有意义的事情占用的麻木脑袋,似有一股清流曲径通幽,就像打开了深处干涸已久的龙头。本来一天之中最多会有一个值得记录下来的想法,现在会有三四个了。明显感受到我的思维开始活跃,恕不能在这里一一写下,毕竟一两句话也不能成为一篇文章,而如果要讲清楚则需要太多的时间与篇幅了。今天写写创业。

前几年的我有点跃跃欲试,但好在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成行。我听说了前辈的九死一生。现在的我觉得最快也还是需要三年五载去学习。商业也毕竟不是纸上谈兵,但如果连兵书都不读,又仗何人以凯旋。知识产权(IP)这个词到现在才随着改编小说、热播大剧火起来,其实九十年代就讲这个了,谷歌和亚马逊都是那个时候依靠自身的科技创立的。我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有一个认证,也是为了保护版权,还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一次尝试,这就另说了。

当年我也是有一个自我感觉很良好的想法,尽管一开始就听说“好的想法已经烂大街了,缺的只是执行力”,但这并不妨碍我的空想。从概念到创办,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你需要一个想法(idea)。然后注册你的IP,包括版权、商标、专利什么的。接着进行市场调研。在有一个初步却全面的认识之后,你可以确定一个企业架构,最重要的就是写一个商业计划(BP)了。为什么呢,因为你需要它来获得资金支持。在得到了投资之后,你就需要考虑一个营销计划了。包括网络、域名、主机什么的,设计一下广告啊,宣传语啊,建立一个企业形象。建网站的时候别忘了考虑搜索引擎优化(SEO)。最后,在建立一个与之匹配的财务体系之后,你就可以开一个发布会什么的启动营销了。这样,你的企业就算创办起来了。

商业计划必须着重讲一下。网上有很多教你怎么写商业计划的,一些仿佛就是在教你如何欺骗投资人。你作为创始人,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却对可行性都没能做到很好地评估,根本说服不了有眼光且理智的资本。提高并传达可行性是一切,前方是死路(Dead End)还是通途大道(Go Far),经过细致周密地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

有两种可行性:上学的时候设计工程的时候,创新项目立项的时候,是技术上的可行性;还有一种是成本、销售额以及现金流之间的关系,是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机构、科技园更偏向于前者。因为像一些高科技成果转化,只要新技术能出来,运作方式已经很成熟,盈利根本不是问题。而孵化器、风投更看重的是后者。项目是否良好运作,能否获得稳定并增长的经济回报,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企业背景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可行性。就是业界经常说的“这个人靠不靠谱”,包括能力、人脉、经验、技能、执行力等等。同样一个项目能不能做好,还是要看队伍。另外一个,就是要强调你的优势。现在市面上很多公司,很多产品,其实并没有充分挖掘到自己的优势,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不论是成本低、效率高、体验好还是有信仰(独有价值观)等等等等,都可以从这样的独特卖点(USP)上体现差异化。这是基于对市场的分析,竞品的分析得出的,这时候SWOT分析的作用得以体现。

最后,稍微讲一下资金和孵化器。创业资本主要有两个来源,贷款人和投资者。贷款人拿利息,投资者拿股份。还有一部分来自一些政策的补助,这个不用寄予厚望。贷款主要是定期归还从银行、政府、机构借的钱,信用卡透支缴利息,发票打折贴现。而投资呢,主要是创始人、朋友、家人(Founder Friend Family,FFF)入股,众筹,天使,风投(VC)。天使跟风投不同的是前者更想看到成功,而后者更想赚到钱。当在考虑资金支持的时候,如果需要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支持,那就可以考虑入住孵化器。像科技型孵化器可以提供教育、支持、指导、实验室、办公室、种子基金,甚至还会有潜在投资者。而所有这一切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一定比例的股权。孵化器还会帮你的企业建立关系网络,提供会计金融服务,协助贷款担保,给你顾问提供营销建议,帮助管理知识产权。如果这些你正好都缺,孵化器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创业培训,学校和温室一样,以期可以茁壮成长。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灰大方,访问yuanben.io查询【4Y68QJBQ】获取授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