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国学与传统文化

《道德经》第十五章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9人  5706520bfcb5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之为容;

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  泊兮,其若无所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容:形容,描述   

与兮:迟疑的样子

犹兮:警戒的样子

俨兮:庄重的样子

混兮:朴实的样子,混同‘浑’

澹兮:广阔,辽阔

不欲盈:不求自满

蔽不新成:去旧存新

古代那些善于研究自然法则的圣人,能够从一般现象的微妙处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更能深入到一段人不可认识的境界。正由于难以认识,因而要有不畏困难的精神:

他们总是小心谨慎,有时像冬天涉水过河,怕踩破冰层掉进寒水之中;

他们总是警觉戒备,有时像一个国王担心四邻来进攻自己的国家;

他们总是恭敬郑重,仿佛是要远方赴一场重要的宴会的客人一样;

他们总是行动洒脱,仿佛初春的冰块缓缓地消融;

他们总是淳朴厚道,仿佛是一块浑然天成、未经人工雕琢的艺术品;

他们总是豁达宏远,仿佛一座深幽的山谷,拥有承载一切的空间;

他们总是浑厚朴实,仿佛浑浊的河水,并不排斥与万物相合;

哪一个先贤能因为糊涂就停止研究的呢?他们总是能安静下来化浊为清。谁又能保证这种理论认识长久立于世、不会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呢?他们总是能以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观,逐步进入新的领域研究。只有不断追求新的目标的人,才能逐渐得到知识的升华。只有保持这种永不自满的心态,就能化糊涂为明白,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简单而言,一个人要给自己空间,需要保持容释、淳朴、旷达的心境,而不能僵硬、狭隘、刚愎、排外,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认识到自己能够进步的地方,也才能有进步、有未来、有发展,以利于生命的延续。

《道德经》第十五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