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分数差距的核心——复习的习惯
为什么听同样的课程,却取得了不一样的分数?
拿到高分的原因是因为你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知识和方法,按照正确步骤的去做题。
学只是一方面,拿到高分的关键点在于正确做题的中做的熟练程度的高低。
记住这个结论,下面和大家分享为什么核心点在于做,以及怎样能做好。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做呢?
现在的脑神经科学研究从大脑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层面向我们揭示了答案,原因是我们的行动是由大脑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之间的链接控制的。说到植物人我们就理解这个生理机制对我们行动影响了。植物人是指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而脑干功能相对保留,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全部和大部分丧失,呼之不应,不能沟通或有意识的行动。存在吮吸、自觉和吞咽等原始反射。 植物人的情况就是因为大脑神经网络受损,不能建立起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所以没办法有意识的行动,只能凭借本能生存。
我们完成一个动作就是对应两个神经元之间产生了链接之后刺激我们的躯体完成特定的动作。 同时我们的动作也会加强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使其链接通路变得越来越快捷通畅,通过学习新的内容,尝试新的动作也会帮我们在大脑神经网络中建立起新的神经元的链接,随着不断重复新的动作,神经元之间的通路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通畅彼此之间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我们动作也会越来越熟练,甚至以后一旦面对这类的事情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出对应的动作,这种反应有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名字,叫做习惯。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听完道理不去做,原因就是因为你没有培养起听完道理就去实践去行动的习惯。你的习惯是听完感觉就是自己的了,听完后内心就满足了,能不能做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听完道理后那种“收获拥有”的感觉。这个是你的习惯,是你大脑神经元之间建立起来的链接和反应。
那么现在回答怎么样能做好,拿到高分? 高分同学和其他人的最大的差异在于课下的复习。 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都是考试要考的内容,也教授了高效的做题方法。大家听到的都是一样的,虽然每个人基础不同,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不同。 但是那些能考到高分的同学会课下通过做题检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判断真正掌握的唯一依据就是自己能不能清晰的写出来自己对于知识定义的理解,以及自己做题的思路,以及针对于这个题的答案。 再去对标正确的答案和自己的不同,针对于不一样的地方分析清楚原因,自己想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去找老师询问,帮助自己确认是否对于知识有正确理解,对于做题步骤流程有正确顺序,并且通过写出来确保自己真正养成了做这个知识的相关题的正确动作,培养出了新的习惯,大脑神经网络中的对应神经元建立起了流畅通顺快捷的链接,内化成为自身习惯动作。等到考场上遇到这个知识就会自然而然的写出答案。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大脑只占人体2%左右的重量却消耗了我们20%多的能量。所以人在进化中为了更好的节能,大脑的运作习惯有两个特点:按需学习,够用即可。
为了更好的行动,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有清晰的分数目标和学习目标,这个会让大脑清楚我们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如果没有清晰的分数标准,不知道差距,不清楚需要做什么,那么大脑就会进行自我欺骗,告诉你现在已经够用了,就这样了,不用在行动了。
2、对于能够正确的使用知识做对题,是否够用的标准就是自己能不能清晰准确的理解知识,并流畅准确的写出做题步骤和答案,一定落到纸面上,落到行动中才是真正的掌握。 说句实话,我写这篇文章也是在自我检查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上面的道理,学习完后感觉懂了,但是自己做事情的时候还是按照之前的习惯,总是想得多,行动改变的少。后来发现,想要做好事情,首先就要想明白,想明白的标准不是感觉懂了,而是能清晰准确的写出来,写出来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行动有了一个使用说明书,我们只需要按照写下来的动作去做就行了,可能刚开始做的过程中比较笨拙,但是没关系,做的多了就熟练了。就像学习一个乐器一样,一个是要能够看懂乐谱,第二个就是按照乐谱中各个音符的顺序,一个一个弹出对应的声音,弹得多了就流程了就好了。如果没有乐谱,没有写下来记录下来,那么没有参考的顺序,凭感觉就只能一通乱弹。
所以一定要写下来,可能刚开始是对照着答案,但是练习的次数多了就能自己写出来了,甚至后面遇到同一个题不同的形式,也能够灵活应对。按照写出来的内容去行动,就是有了一张地图,有参考,有路线的去抵达终点,而不是凭着感觉去乱撞了。
3、万事万物都是有相似的规律,人们的行动受神经元链接的影响,行动过程创造的神经元的链接过程,就像你走在一个充满杂草的山路之中,第一次走,没有路,费了好大力气,开辟出来一条路。这就像是神经元之间第一次搭建起来联系,后面必须反复走路面才会通畅,如果长时间不走,路面又会长满杂草,路被中断。所以养成一个新的习惯也是一样,学习完后,短时间内反复应用行动,使行动固化。复习也是这样要常回顾,常复习,动作才能做得好,题才能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