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什么才是真正的“用心倾听”?

2021-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润东成长

这是我的第 172 天分享

全文共约 2800 字,阅读完共需约 7 分钟

你好,我是润东。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人交流。不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或者是公共场所。老话曾经说,人长了两只耳朵一张嘴,所以我们需要多听少说。

关于“倾听”,我相信你多多少少肯定知道一些大道理。那么这些道理你有没有运用过?效果怎么样呢?

今天,我会先和你分享两种常见的“倾听”方式,接下来我会送给你一个常见的“避坑指南”。你一定不要错过哦。


01 两种倾听方式,你属于哪一种?

倾听、反馈其实和刹车很像。

刹车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刹车,速度逐渐减慢,给人感觉相对比较舒服;另一种刹车是“紧急刹车”,车几乎在瞬间从高速度变为0,在“惯性”的带动下,车上的乘客很容易摔倒或者发生其他危险。

我曾经就经历过一次“紧急刹车”:当时我在坐公交车,座位都满了,于是我就站着。突然我感到我的心脏往外突了一下,紧接着司机紧急刹车的时候,我没把握好平衡,直接摔倒了。当时心快速跳了好久。

第一种“倾听”方式比较强硬,就像“紧急刹车”,停止得太匆忙,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你们的谈话就结束了。对方心里也不舒服,因为情绪还没有排解完,问题也没有真正得到缓解。

常见的比较“强硬”的倾听就像下面这样。

甲说,我好像有点不舒服。然后乙说,多喝热水。

或者像下面这样。

甲说:“你从不在意我的想法,我说什么你都不听!”

乙回应道:“你怎么能这样想!我一直都很重视你的想法好吗?”

你觉得这种沟通能够解决对方的问题吗?当然不能啊。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有可能让对方心里更不爽,心里暗暗想着,你根本就不关心我。于是很有可能有一场冷战或者争吵。

如果你能用心倾听,当脑子里有一个冲动的想法时,先别急着说出来,换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

你就相当于在“沟通”这辆车里做了一个“缓慢刹车”。对方的情绪能得到相对足够的舒展,同时你们的谈话也比较和谐。

有人会问了,这种缓和的倾听方式,我们该如何使用呢?别着急,马上就给你送上“避坑指南”。


02 避坑指南

1. “简单安慰”类型的“坑”

对方说自己不好,一方面可能是自我检讨,但是最重要的是想得到对方的有效理解与支持。如果此时我们简单地安慰对方,效果可能并不会很明显,因为对方的心结还没有完全解开。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下面这种回答,效果可能会更好。

这里其实用到了一种回应公式:说出对方的感受 + 对方的需求

在这个例子里,对自己感到“失望”就是对方的感受,因此我们先把它说出来,让对方知道你和他在一个情绪频道上。

接下来,我们找到对方的内在需求。对方希望自己不要迟到,也就是成为一个守时守信的人,这在人类的需求中属于“自我实现类”的需求。找到了需求,我们一起把它说出来,就完事儿了。

2. “简单地询问”类型的“坑”

问题问得有深度倒还好,但是如果你问的问题在对方眼里很简单,他可能会觉得你没有认真听他在说什么。

我们还是可以采用“感受+需求”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就像下面这样。

通过语气或者沟通环境,我们能判断出来对方的感受,可能是担心,或者紧张。

接下来问问自己,对方说的话能体现对方最在意什么需求?他可能担心非法移民会带来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就把需求锁定在了对安全的需求。

如果你对于对方的需求没有找准,也没关系。只要你尝试使用这样的方法,起码可以平复对方的情绪。情绪稳定了,沟通自然就顺畅了。

3. “提建议”类型的“坑”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就算对方知道你是对的,内心也是抵触的。如果是上面这种回答,对方内心可能说:“我吃多吃少和你有关系吗?”然后分分钟就想拉黑他。

食欲不好除了和最近的饮食有关,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我们直接武断地给对方提建议,可能会给对方“用错药”。

当对方主动向我们沟通,可能是他在向我们“求救”。所以,我们回应的第一步,还是先建立情感联系。“用药”之前得先找准对方的“症状”。

提建议其实特别好,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一开始自己就给对方的“症状”下了一个定义,你就很有可能会“误诊”。

因此,在提供建议之前,我们还是先要做到“共情”:确认好对方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担忧。

比如在上面这个例子中,知道了对方真正在担心什么以后,我们再“对症下药”,疗效会更好哦。

4. 当对方“口是心非”时(敲重点!别再踩坑了!)

当对方看上去不开心,但是又没有把话明说出来的时候,如何“读懂”对方的心思呢?

妻子与丈夫是大学同学,在结婚之前,她就知道男方是个“工作狂”,常常奋战到深夜。年轻时还好,可是成家了以后,妻子还是希望丈夫能多陪陪她和孩子。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这种情况可以怎么破解?

方法一:说出对方的感受 + 观察自己的行为

如果对方说的话让我们捉摸不透,别急着翻篇。你可能进行到下一环节了,对方可能还停留在“上一关”,心里或许还在想,为什么你“装看不见”?接下来,在对方的心里,可能一场大戏就开始表演了。

方法二:说出对方的感受 + 对方的需求

我见过有的人,是属于那种“打死都不说”的人,他们宁愿让想说的话烂肚子里,也不说出来。这种人在某些情况下其实是有点吃亏的。因为大家都很忙,没时间一直在想你心里没说完的话。

所以我这里的方法也没那么复杂,很简单,几秒钟就能完成。下次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人,你可以尝试帮帮他,引导他说出他的需求。

方法三:说出对方的感受 + 对方没有明说的“请求”

其实,沟通很简单,与对方站在一个情绪战线,用心倾听对方的需求,认真反馈对方所想,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缓和好了,问题的解决就能推进一大步了。

几秒钟就能 Get 到的沟通技能,还不赶紧用起来!


如果你觉得本次分享对你有用,你一定要转给身边的人看。

因为有太多的人对于“沟通”还有很大的盲区。转给他们,他们就有可能立刻用到,缓和矛盾。帮助别人,成就自己,超级香~!

参考资料:

  1. 马歇尔·卢森堡 (Marshall B. Rosenberg).非暴力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86-11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