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婚姻育儿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2018-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叫杨土地

1

现在,似乎育儿界都忘了遗传这回事了。我们都承认孩子的外貌遗传自父母,智商很大程度上也遗传自父母,可是说到性格,似乎没人提到遗传这件事。太多的育儿书、育儿公众号都在告诉你,你有一万种办法可以把你对孩子养得聪明又乐观,如果你的孩子没有长成那样,那肯定就是你们做父母的在养育这件事情上犯了错。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这样的思想在成年人的群体中,突出表现在对原生家庭经久不息的批判。不管在哪个微信群,总会有人提起这个话题,得到很多共鸣。大家互相抱怨批判一下自己的父母,将自己的种种不如意归结为父母的养育不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加了一个读书群,里面有个年纪不大的刚参加工作的孩子。群聊到时候,他很多时候都在表达对父母的抱怨,甚至带着些许憎恨。

“大多数父母自以为是,他们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

“认为我是为你好,其实这是道德绑架。”

“他们只会限制你通往成功的道路。”

“他们从来不给我鼓励,只会打击我。”

这是他对于自己父母乃至大部分父母的评价。我能理解他,因为曾经我也是他。我怀着小芒的时候,我老公把我妈妈接到北京,让她照顾我的生活。那时候,我自诩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认同原生家庭那套说法,甚至可以接受“父母皆祸害”这样极端的思想。

当一个人完全陷入对一种理论的迷信的时候,可以将任何事情用这个理论进行解释。我将我的坏脾气归结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耐心对待,将我的懦弱归结为我妈妈从来不鼓励我,将我的粘人归结为我妈妈没有跟我建立安全依恋……或许一切跟我妈有关,但不在于养育方式,而在于先天遗传。

2

有了小芒之后,我看了不少育儿书,都是各大公号大v推荐的。最开始的时候,由于自己毫无当妈经验,就像一个新手小白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我把这些书当做育儿圣经,当成我育儿路上的权威指南。最夸张的时候,我甚至因为队友不肯好好读一本大v们推荐的育儿书而认为自己所嫁非人。在产后抑郁的推波助澜之下,还闹出过凌晨离家出走的桥段。

为什么要读育儿书呢?因为我的认知里预设了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孩子长成什么样,不说完全但也是极大程度受后天养育的影响。《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一书可以说是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综述,它总结了发展心理学对此的结论:先天因素和后天养育共同塑造我们的孩子。但是到实际生活中,因为先天因素看不见摸不着,或者说我们不自觉地就忽略了这一部分,很快就会陷入后天养育的陷阱里,承受各种煎熬,生怕自己出了错害了孩子。

就我个人而言,这些育儿书给我带来一些实践方向的同时,也带给我很多焦虑。直到有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拯救了我,这就是《教养的迷思》。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我们经常说:“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大家都将之解释为二胎有经验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轻松放下了。但是我觉得这话有另一个角度的理解,那就是一胎的经验告诉我们,照书养行不通。为什么行不通?因为每一个孩子天生不一样啊,怎么可能会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育儿方式呢。

孩子长成什么样,父母仿佛要担起一百分的责任。各种源自西方的育儿理念成了政治正确,动不动就是一句话毁了孩子一辈子。各种公众号写手,时不时将这样暴击父母心脏的标题推送到你的面前,让你如履薄冰,仿佛你的孩子是个脆弱的瓷器,你稍有不慎他就要万劫不复。

《教养的迷思》一书告诉我,不是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不必为此承担一切。孩子的成长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不仅仅是家庭,还包括学校甚至整个社会。

关于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典故非“孟母三迁”的故事莫属。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传说孟子年少时,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独居。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附近,经常能看到丧葬仪式,于是孟子就学起了大人跪拜、哭号,模仿办丧事。孟母看到了,觉得这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搬家了。这一次他们住到了市集旁边,耳濡目染,孟子又和小伙伴们开始模仿大人做生意的样子,又是鞠躬欢迎又是讨价还价。孟母觉得这也不是孟子未来应该从事的职业,于是又带着孟子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个学堂附近,孟子就每天跟着学堂里的老师和孩子一起读书学礼,孟母这才满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在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塑造和影响。

朱迪斯 哈里斯所著《教养的迷思》所论证的观点,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寡母的观念竟不谋而合。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她的理论总结为“群体社会化”。该理论有针对性地对被西方心理学奉为圭臬的“教养假设”提出了批判,并尝试对孩子社会化的过程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即父母对孩子的社会化不起作用,是孩子所处的群体帮助他们实现社会化。

3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和作家。不同于学院派的心理学研究者,她是一个独立研究者。由于身患疾病,她曾被哈佛大学退学,却因挑战心理学届“教养假设”的研究论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予杰出心理学作家的乔治米勒奖。她在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均有独到见解。

《教养的迷思》一书颠覆了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果壳网曾整理史上最具争议的十大心理学研究,哈里斯关于后天教养的迷思位列其中。

哈里斯认为,儿童的人格塑成在遗传基因之外,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之外的经验影响。哈里斯提供了一些证据来支持她的主张:“(平均而言,)和那些被相同父母抚养长大的双胞胎一样,被不同的父母抚养长大的双胞胎也有着相似的人格特征;虽然被同样的父母抚养长大,但是被收养的孩子跟他/她的兄弟姐妹在性格上却不相似;移民家庭出生的孩子有着父母移民后而非移民前国家的人格特征。”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人格塑成受后天教养的影响,那么被不同家庭收养的双胞胎应该在人格上有所区别,但研究表明,被不同家庭收养的双胞胎依旧有着相似人格,作者认为这样的相似实际上来自遗传。如果教养假设成立,那么一个家庭收养的孩子(与父母没有遗传关系)应该和这个家庭自己生育的孩子有相似的人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作者认为是遗传的不同导致了孩子人格的不同。

哈里斯的支持者包括被誉为当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平克在语言发展研究中获得的儿童语言习得的证据符合哈里斯的理论。在为《教养的迷思》撰写的序言中,平克称本书的观点违反直觉,对儿童发展研究方法提出了毁灭性对批评,将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平克是当代最负盛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研究涉猎脑神经科学等众多相关领域,同时他也是TED演说著名的演说者,他会支持作者的观点并不意外。他本人著有《白板》一书。这本书对哲学家洛克提出的人性“白板说”进行了讨论。“白板说”认为人生来是一张白纸,人性的塑成完全来自后天经验。

平克给出了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各学科的证据,认为婴儿出生时并非一张白纸任大人涂画,大脑自有一种结构,后天的作用无法逃开先天的条件。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最近看的另一本书《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中也提到,胎儿在子宫中大脑快速发育,如果母亲面临长期的巨大压力,比如贫穷,会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良,也会影响胎儿未来的性格。也就是说,孩子的某些特质在未出生时便已经形成,后天教养无法彻底改变。作为父母,我们追求更好的养育方式并没有错,但是我们的目的不应该是塑造理想中的孩子。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教养的迷思》一书的反对者则认为,哈里斯的文章取样有问题,忽视了很多证明父母确实造成影响的研究。反对者们担心,如果她的观点成为主流,父母可能会对他们的孩子置之不顾或者为所欲为。

4

哈里斯之所以严厉批判“教养假设”,是因为她认为该理论只是一种假设,却被心理学界推上至高的地位,导致全社会的父母为此承担巨大压力。

一方面,只要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就要遭到批判;另一方面,成年人如有任何焦虑和痛苦,心理学家就将原因归结为他的父母给他造成的不愉快的童年。这种简单归因除了为社会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背锅侠”,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如果止步于此,那么人们就无法去发现造成问题的真正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实践改善的方式。

其实科学对“人”对研究和认知是非常非常有限的。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怀疑和批判,正是在完善前人的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取得进步。所以,真正的科学家不会被大众认知所左右。但是媒体传播在为大众提供一些理论时,往往无法顾及真正的科学研究结果,简单归因对传播而言是更易操作的策略。

哈里斯认为孩子与父母在人格上的相似并不是后天养育造成的,而是由于基因遗传以及他们同属一种文化。她在本书中指出了长久以来被心理学界刻意忽视的一个重大因素:基因。她指出,人们常常认同一些显性的遗传特质,却刻意回避基因遗传对于人格特质的作用。比如一些孩子自小就比其他孩子更“麻烦”一些,好动、任性、易怒。哈里斯认为所有这些特征都有重要的遗传成分。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然而最初我们会接受类似于“高需求”这种特性是天生的,但是等孩子大一些,我们往往就忘记了基因的可能作用,将孩子的一切特质归结为后天养育的结果。哈里斯认为许多心理学研究结果不可信,因为这些研究都没有控制遗传因素的影响。

哈里斯群体社会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所属群体决定了孩子的社会化,这意味着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比如,青少年犯罪主要与他们所生活的社区环境相关,离婚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并非因为离婚本身,而是因为离婚带来的家庭经济水平下滑、生活社区环境对变化等因素。这些都是支持她理论的证据。

5

当然,哈里斯并不是彻底否认父母的作用。她只是否认父母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哈里斯指出,父母起作用,但仅限于家庭中。

她反对心理学家关于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情感会从一个社会情境迁移到下一个社会环境中的观点,简单说就是她反对孩子与母亲的依附关系会影响他们的其他社会关系。

她认为人在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时,必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所以与母亲的关系并不会平移到其他的人际关系中去,也就是说与母亲的交际模式不会影响其他关系的交际模式。

哈里斯要批判的是教养假设,而不是为人父母者。恰恰相反,她同情那些在社会舆论下要为孩子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负责的可怜父母。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她说:“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包括我自己在内,责怪父母比责怪自己容易得多。”“……教养假设是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产物,还不足以说明教养假设的普遍性……脱口秀的主持人和嘉宾,诗人和农夫,你的会计师和你的孩子,他们每一个 人都将自己的失败怪罪到父母身上,怪罪自己是他们的孩子。”哈里斯讨论的语境是美国社会,但中国的一些父母显然也已经步入后尘。

许多父母尤其是妈妈,都将以西方心理学为基础的各种育儿书籍作为自己育儿的指南,将传统教育的一些做法视为洪水猛兽,弃之如敝履。

姑且不论西方和传统孰对孰错,这种一头扎入某种理论的做法是危险的。危险并不在于参照这些做法会导致孩子误入歧途,而在于若干年后,我们或许无法接受自己依旧没有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虎妈战歌》的作者蔡美儿就向传统美式父母发起了质疑和挑战。她说,她很不认同美国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视为心灵极度脆弱,比如孩子只是做得还可以,便忙不迭地夸赞,生怕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她认为这样做反而剥夺了孩子获得更好成就的机会。她在书中自述了她对女儿的严厉管教,她的女儿们并没有因此变得胆小而脆弱,反而表现出各种天赋和活力。所以,或许她的孩子遗传了她的勤奋、努力、勇敢,所以不会被她的严厉吓倒。而那些被父母的严厉吓倒的孩子,或许是因为先天更加脆弱,而不是因为父母的严厉使他变得脆弱。

你既无法使他完美,也不至于毁灭他

哈里斯说:“为人父母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不是你付出了真诚和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有时候,优秀的父母不一定有好孩子,但这不是他们的错。”

本书最有价值之处在于作者对父母们真诚的提醒:“不要去理会专家们怎么说。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