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行为主义(一)

2021-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沈小洁呀

本书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认为学习者在内部建构知识,通过他们的经验以及对于这些经验的反而来进行学习。而行为主义关注的是儿童的行为,并针对这一行为进行对应的回应,从而改变儿童的行为。

以前,招教考试的时候最初学习行为主义的最基本的概念:强化、惩罚等概念时,感觉非常有道理,如今再来读这部分内容时,发现平时行为主义在人们的心中地位之高,但却并不意味着它真的值得那么高的地位。行为主义的理念是通过大人对于儿童的反应来影响儿童的行为,这不能从根本上使得儿童认识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性质,以及结果和原因之间的联系,更不能促进儿童深入思考,自己怎样的行为是可取的,只会使得儿童去做一个猜想中的大人喜欢的人。

其中书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刷新认知的,那就是“不要适得其反”,儿童无法分清楚回应是愉快的或者是不愉快的,他们只是在乎大人是否回应。只要是回应了,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这让我联想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儿童需要食物、需要关注和爱等,当无法感受到关注和爱的时候,他们就会想要寻求关注,但是大多数时候,儿童会使用错误的方式来寻找,也就是本书中所提到的纪律问题。因此行为主义的回应只是针对表象,并没有思考儿童这个行为的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儿童因为做这件不恰当的事情而不断获得了关注,从而又加强了这一不恰当行为的概率。这时候成人又会觉得儿童怎么都不记呢!说了这么多遍不管用,打了这么多遍不管用。这就是根源性的原因。

书中介绍的几个适得其反的例子和我们的生活非常贴切。比如和小孩子一起玩耍时,他们玩着玩着就没了分寸,开始做一些另大人恼火的事情,小孩在乎的是大人陪着他玩,回应他就好。大人却不是,于是开始凶他们,儿童不明白这凶的背后蕴含着什么意思,他们会认为自己玩的挺开心的,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于是对大人继续做出回应,而接下来的回应就会更加令大人恼火。

对此,作者也明确向我们指出方向:忽视你不想鼓励的行为,这才是关键。因为无论是积极的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区别的了,回应便是好的态度。作者提到是否有因为自己的无意的关注而引发了不当行为的增加,那么上课时儿童不当行为就只是应该忽略吗?不采取任何的回应吗?可是一节课的时间只有那么些,讲解的时间抓不住,课下重新讲解吗?期待之后的阅读中可以提供一点思路。

因此,今天的阅读让我明白了,奖励和惩罚其实都不是适宜的发展儿童能力的方式。虽然它确实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超越行为主义,培养儿童自我的学习、管理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