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行
我的音乐启蒙老师应该是我的大姐,因为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她教的,那时我也就4-5岁吧!这首歌是“拥军秧歌”,现在也还记得那欢快的歌词和简单的旋律:“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 年幼的我,经常唱着这歌边扭着小屁股,似乎也感受到了歌词里的欢快。
上学后,那时农村的小学几乎没有音乐课,我的小学记忆里仍旧是大姐教我唱歌,也都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歌曲,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那时我们家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所有的歌曲都是两个姐姐特别是大姐先在外面学会了再教我们唱。听多了她们唱,慢慢地我也就会唱了。
再后来邓丽君的歌也到处流行了,我也跟着姐姐们学会了“小城故事,粉红色的回忆” 这些当时很流行的港台乐,而老师仍旧是姐姐们。
上中学时我来到爸爸工作所在地的小县城中学上学,第一次见识了真正的专职音乐老师,她是一个很美丽的老师,不过印象中她似乎也有点清高严肃,但是会弹钢琴,我也第一次通过她学了五线谱,学着有伴奏地唱歌,老师不教我们唱流行歌曲,而是一些儿歌民歌,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有“歌声与微笑,太阳出来喜洋洋,蓝天上飘着洁白的云朵"等等,这些歌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偶尔还忍不住哼唱几句,每当这时,上学时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美好的记忆仍历历在目。
除了老师教的歌,学校的广播台有时也会播放流行音乐,电视机也慢慢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那时除了香港的四大天王,还有台湾的组合小虎队,以及林志颖等等当时在校园里也是很受欢迎的,我自己有时也会用省下来的零花钱购买磁带听歌,家里有哥哥购买的录音机,后来自己也购买一个小的录音机,高中时也流行与同学交换磁带听歌,毕竟学生的零花钱不是太多。
有一次,我还跟班上一个女同学在班上的文艺汇演里合唱了一首“相思风雨中”,本来是男女声合唱的歌,那时思想还比较保守,不敢跟男生合唱,而是找了一个女生来唱男生部分,我唱的是女生部分。现在想想,我们真的是太可爱了。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想还是找一个男生来合唱会更有意思。
90年代初期就是港台音乐的天下,人们开始喜欢那样的音乐,也开始学着开放地面对世界,很多年轻人都来到北上广闯世界。电视里也有大量的点歌节目,我记得我们那时也很流行在学校的广播电台为好朋友或同学点歌。点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表达方式,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卡拉OK和MTV 也在那时开始流行起来,有一次,我跟几个女同学一起去街上玩,看见一家店的外面放了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还有话筒,旁边放了一个牌子,一元两首歌。我们几个女同学站在那里看热闹,后来决定我们也来唱一唱,只是大家都有点害羞,于是讨论谁来第一个唱。
我当时也不知哪来的胆子,竟然要求第一个唱,唱了小虎队的“蝴蝶飞啊”,我还唱得声音蛮大的,好不好先不说,那气势是够吓人的,后来那几个女同学都很佩服我,说我平时看着胆子不大,关键时刻胆还不小。甚至很多年以后,其中一个同学都还夸我当时的勇气。这首歌也就成了我记忆中第一次卡拉OK的歌曲。永久的回忆啊!
蝴蝶飞啊到高中时,我们又遇见了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他开始教我们唱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 Jingle Bells, Say you Say me等等,这个老师还告诉我们圣诞节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原来外国人过圣诞比过新年还要热闹好玩。这个老师当时是大学毕业没几年的,他还带有一定的学生气,喜欢跟我们一起玩,他也很上进,后来考取了一所有名的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他走之前还跟我们全班都合影了。
甚至还听说他跟我们班的班花同时也是校花表白了,只是被校花拒绝了。不过,班里也有很多女同学也暗暗喜欢这个英语老师,我记得我还跟他单独合了影,那张照片被我妈看到了,还问我跟他什么关系,我直接说:人家可没看上你女儿,人家看中的是校花。这些故事早已成了过往,只是当初那份单纯和美好却仍然留在心里。
大学时流行的歌曲越来越多,我记忆中还蛮喜欢郑钧的“灰姑娘,赤裸裸”那种摇滚风格的歌曲,有时也会去追星,记得有一次,通过班花(记忆中我跟校花、班花总是走得比较近,有时也开玩笑说自己是一片绿叶,衬托这些花朵的美丽。)我们得到了当时还很火的一个演出的门票,演出名称叫“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很多当时的大名星都来了,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王志文唱了“糊涂的爱”,这首歌是出自王朔的原著改变的电视剧《过把瘾》,可以说那时这部剧也是红透了中国。不过我们的票也是离舞台很远的那种,其实比在电视上看也好不到那里去,但那应该是我第一次观看正式的演出。
时隔这么多年,现在流行的歌曲跟那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不可否认,听歌仍然是我的一大爱好,因为音乐真的能带给我们愉快的感觉,不同的歌曲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感受是不一样,歌曲中的世界跟现实世界一样充满各种情感,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但只要能带给我们轻松、愉快的感觉,听歌或唱歌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踏歌而行,欢乐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