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你的世界(已阅读的女性视角文章居多)一班•十年之约日记随笔

十年之约 | 平衡与整合(2月总结)

2022-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梦也馆长

我从小便是个沉迷于胡思乱想的人。那些想法的物料,大多来自于所读书籍,三千世界,无奇不有。

求知欲与想象力,大概是每一个经历过非常童年却又全身而退的幸运儿的共享庇护所。

但我也由此染上了过度反思的习气。这种反思,原本是从生活的背景音中有所觉察的依凭,久而久之却将自身幻化为背景,如一层薄膜,阻隔在了自己与外在世界之间。

携带着反思的习气,在无形之中多了一丝清明,似乎可以察觉到许多人性之枷锁。消费主义的侵蚀力、浑浑噩噩的漂浮感、远古意志的提线手、儿时经历的变形计……万事万物,都可反思,其根源在于对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寻根探底。

反思虽是对付百无聊赖与漂浮虚无的利器,却也难逃作茧自缚的反噬。徜徉于哲人的世界,惊叹于思想的结晶,俯拾皆是,收入馆中,却并不意味着真的有所了悟。

哲理的内化过程,绕不过对于生活与实践的复归。越是逼近真相,越是离言绝虑,倘若身陷语言外衣的游戏陷阱,看似心有所感,实则陷入了误读而不自知。

误读是必然发生的,对哲理如此,对生活亦然。

日复一日的反思的最大隐患,在于逐渐产生对误读必然性的视而不见,混淆了思想与实在,纠结于应然与实然,以痛苦为清醒,从而被困在自造的牢笼,再难沉浸于此时此刻的美好。

然而,反思的习气中,原本就隐含了破解之道——解铃还须系铃人。

反思将我们引导至怀疑,怀疑万物的尽头,恰恰是自我怀疑,虽然这并非多数人所踏上的路径——怀疑常施于他者而非自身。

在对反思的怀疑中,也就打开了一扇门——平衡与整合之门。

反思怀疑与感受接纳,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在追求平衡的中道里,我们逐渐看见一个更加复杂的自己,既有沉浸于反思的平静,也有陶醉于天地的激荡;既有怀疑一切的克制,也有容纳万物的欲念。

在从反思困境挣扎脱身的过程中,需要短暂地切断自己的思想。思想依附于语言,短暂地放下手中的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过度反思的习气。跃入生活之海,聚焦于日常所见的细微之处,关注每一颗雪之结晶、春之抽芽,抽离出反思背景的膜,获得片刻的平衡。

平衡之下,霍妮笔下的三我意象,也迎来了整合的契机。过往种子习气推演至今的实然我,悬浮于理想世界的应然我,自身潜力所能到达的真实我。当三者逐渐在中道的脉络中,被有效地整合,消除悬崖式的意象断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焦虑也不攻自破。

追求平衡与整合的中道,如同走在系于悬崖的钢索上,稍不留神,便回归于偏执的常态。

暂且埋下一颗种子,静待生根发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