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材料科学遇到人工智能

2018-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spacepace

材料学在新科技浪潮中欠下的账

从自动化时代到软件时代,从软件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大数据时代,无论哪个时代,材料学都在龟速的行走在原来的道路上,一切欠账都来不及还上了。
这系列科技革命为什么并不能触动材料学家的心呢?
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体制,体制决定了材料学的饭碗最终来自于SCI,来自于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材料学家发家致富的源泉,是判断是否能成功的拉到项目的标杆,是职称提升的依据,是会场得意的谈资。
然而,去做材料研发的自动化并不能出论文,做材料学的数据库并不能出论文,做知识信息的共享平台并不能出论文。

但,自动化信息化浪潮中欠下的账,最终是要还的...

人工智能时代材料学蠢蠢欲动的心

相比其前面的几个时代,材料学非常青睐人工智能时代。
为什么?!
因为人工智能研究能带来高影响因子论文!
一时间,全球各地的材料学家都雀跃的飞向了人工智能时代...
...不料,撞到了没有数据的墙上...

自动化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甚至物联网这些都没有完成,哪里来的大数据?
这些不能出论文的科技革命就不是创新了吗?

几十年来,一篇篇论文全靠一群研究生重复性的实验劳作或者计算劳作,出一点数据发一篇论文,无视那些应该实现自动化的东西,甚至会觉得那些都是投机取巧。

伴随着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材料基因组计划,中国工信部也开启了新一轮的刺激性措施,盘活了这么一个死气沉沉的学科领域。

无奈,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群研究者抛下自动化和信息化,直接飞向人工智能...

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创新
把做过的东西做好做快,在他们看来不是创新...
使用的软件,至今停留在90年代jade5.5的XRD分析水平。

先补好自动化信息化欠下的材料账

中美材料基因组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家都很不屑,那就是数据库和高通量实验,但这确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去完成的两个分支。下面分别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有多少研究者有这样的困惑

其实改革方法很简单

这样才能迅速迭代,指数增长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