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故宫:清朝时紫禁城天街上的早点摊,抚慰过大臣们干瘪的胃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81人
锦瑟酉娴
紫禁城南北向的中央地带,位于景运门与隆宗门之间,被称作天街。这里是“前朝后寝”的分界线,更加显得难以跨越。前朝的臣子,不容易穿越天街。后宫的妃子,“被困”天街以里。看图中,南北向保和殿与乾清门,东西向景运门与隆宗门,共同合围的区域。
天街东西越两百米长,南北最窄处仅三十米。清朝“御门听政”的地方就是乾清门,大臣们半夜就从家里出发,凌晨等待上朝。朝廷不管早点,又没有办法在家里吃,饥肠辘辘的大臣,通常在这里解决早点。当然,如果是军机大臣,待遇会大有不同。军机处的廊檐下,通常预备好了烧饼、油条之类食品。
可是紫禁城,为什么没有“禁”了早点摊呢?这些卖早点的,都有“后台”,通常是内务府的。大家知道,进入紫禁城是要挂腰牌的。腰牌上写好了姓名、年龄、相貌特征等重要信息。这就是说,腰牌是不能借出或转让的。如果想凭借一块腰牌,进紫禁城“旅游”一番,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块腰牌只对应很小区域,不能乱走。
景运门,是通往“后寝”的重要门户,被称作禁门。品级不够的官员,是很难踏进一步的。门内是蒙古王公大臣值班房。其建筑形制,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初看类似于乾清门。
与景运门相对的是隆宗门。看牌匾上的箭头,是清嘉庆十八年留下的。一个戒备森严的皇宫内,竟然被天理教人闯入,并放箭留下痕迹。至今已经保留了两百年。
故宫早点摊,都是北京风味早点。主要有烧饼、炒肝、苏造肉、油条等。另外在东华门附近的早点摊,据说品种更丰富些。这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就曾经在日记中记录过,在紫禁城早点摊,吃早点的经历。不仅大臣们需要早点摊,连后宫妃子,有时也会遣太监,到此买早点。看来,路边摊的竞争力,从来都不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