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舍本逐末的章节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理解1:重为轻根
这就好比气球一样,气球很轻,能飞的很高,但如果气球没有一个重力把持着,这个气球就会没有方向,甚至非得太高迷失方向而爆炸。同样,飞机、轮船、汽车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刹车(重),那车开的快(轻)就会有危险。
根很重要。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就像是一棵树一样,只有夏天枝繁叶茂、秋天硕果累累,其他时间不是光枯着,就是凋敝着,或者是发芽着,但不管如何,只要是树根在,树根扎的越深,枝繁叶茂就更加容易。
行动计划。不管如何,都要不断的去扎根,只有根深了,后续才能枝繁叶茂,即便是暂时不如意,那后续也是会越来越好的。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也可以理解为: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要稳重;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要恬静。
理解2:轻也很重要
后面又讲了,是以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这个是我个人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我道听途说了一个事情:说孔夫子有一次很落魄,连饭都没有了,但是却不肯把自己的马车卖掉去换取饭吃。众底子都劝孔子,说:我们都饿肚子了,命都危在旦夕了,为什么还不肯卖掉马车呢?孔子说:这个马车,如果卖掉,再买就很难了,如果没有马车,我们如何能够体面出行呢?如何能够让人家更尊重我们呢?
这就是中国人喜欢豪车的一个原因:世俗的人,往往先敬罗衫后敬人。
后面又讲: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虽然辎重(轻)也很重要,但是却不能够看得太重,叫燕处超然。还顺便批评了一下某些国君,已经是万乘之主了,却还是身轻天下,喜好奢华。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重而放弃了轻,也不能把轻看得过重,更不能够把轻放在首位。
理解3:不要舍本逐末
最后这章说了:轻则失本(根、臣),躁则失君。最后这一句,有好几个版本,我个人的感觉是都有一些道理,并且意识相差不远。
接着前面的一句去理解的话,万乘之主的根本是什么?那就是国家治理的好,国富民强,这才使得君王有万乘(万辆战车,有千辆战车就已经很牛了),如果君王过度的贪图享乐而消耗国力,最终将使得国家衰败,虽有万辆战车,但是没有钱养护、训练,也终究不得天下。
但如果是一个君王,只是以国力为根本,而自己不舍得去花费、消耗,那就没有万乘、没有大国的威严,没有小国的依附,最终也将失去大国的地位。
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的,要稳重,不要轻浮,但也不能老气横秋、呆板的如一潭死水,也需要有些轻浮的需求,这样才是正常人。要恬静而不要聒噪,但也是需要发泄脾气来展示自己的想法,要让自己的恬静来控制聒噪,在该展示的时候再展示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