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读书笔记名人故事

《我与地坛》: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2020-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物永驻

史铁生:“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我与地坛》是一本不厚却非常大的书,内容所及需要用很多时间来思考。《我与地坛》是散文集、是随笔,更是多篇散文加上随笔构成的史铁生的一本传记,又像是一本非常易读的哲学书。


随着命运,无奈与摇摆

在最年轻得意、最狂妄的年岁,残废了双腿,22岁之后,史铁生再不能站起来。悲惨不是这本书存在的原因,悲惨是人类世界里的一种必然存在。

书中写了作者一次住院看到的一个7岁小男孩,小男孩因淘气摔下车而肌肉萎缩不可逆,小男孩抽泣着说以后再也不淘气,但是此一次的“不再淘气”不再有人能允诺他“好啦,只要改了就是好孩子”。

史铁生在书里说:“他不知道,他还不懂,命运中有一种错误是只能犯一次的,并没有改正的机会,命运中有一种并非是错误的错误(比如淘气,是什么错误呢),但这却是不被原谅的。”

话语中充满着对命运的无奈,不仅自己的命运是无奈的,其他人也一样。但往下看,又将会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希望。作者对命运控诉,向命运低头又抬头,有堕落至死的言语表达,也有在路的尽头看到转角的振奋人心。

在绝望和希望中徘徊不止,他必然想了很多,给过自己很多的劝慰,否则我们无法看到这本书。读《我与地坛》,自然而然的就会随着作者的绝望而绝望,随着作者看到希望而看到希望,心情和思绪伴随他的语句而变化。

书里可以看到史铁生在不论公道的命运里如何去活的,如何去想的,如何去写的。他的字、句构成的文章,真的能让读者去感受到为何不要和命运争个高低。这多少有点宿命论之说,但再怎么不信命不认命的人,如何努力奋斗,最后的结果不还是能被归咎到命运?成功不仍然可以说是因为命中如此?

“不信命,不认命”的话语不还是在命运的范畴之内?

但书的内容不仅是局限于怎么认命,因为这不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史铁生自己在命运的左右两端徘徊,命运给了大悲大难或者各种坎坷,却又非无路可走,他给自己也给感受到困难的任何人找了出路,一条心路。他告诉着我们去怎么“在死里看生”。


朝命里看,幸与不幸

史铁生自然不是要我们认命,他更是一种劝解,对自己的劝解同时也对我们劝解:“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会坍塌。”

残酷命运面前,不要太沮丧,上帝公平地在每个人面前都设置了一道相当的屏障,此刻永远是残缺的、不完美的,否则未来还有什么追求,没有了向往和希望,那就意味着绝望,未来必然要坍塌。

作者从自身的不幸,去看他眼里的最幸福,看那飞驰赛道的冠军刘易斯,看他矫健的双腿,看他双腿腾起画出的完美弧线……这些最幸福,在一次刘易斯的落败中,成为了最不幸。史铁生看到和想到了刘易斯在落败之时的茫然若失,记者和观众的焦点在那一刻已然落至他人身上,留给刘易斯的只有失望、落魄和无奈。

于是史铁生说了:“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的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

幸与不幸之间仅一念之差,全然在于人对幸福的理解。去超越自我的路途上理解幸福,看向生命和命运的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坏运也无法阻挡我们去获取一个精彩的过程。

“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于是绝境溃败了,它必然溃败。你立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相信爱情,从无悲剧

公道不论,命运不论,那论什么?论如何去生,如何去活。一个正当最盛年纪的男子,被命运夺取双腿,和夺去他的生命哪个更加残酷?这是一个足够争论不休而无结果的问题。史铁生有了死的勇气,在次次不眠不休地纠结后告诉自己,既然死都不怕了,那就也不怕试着去活。既然命运如此安排,接下来怎么样也就都交给命运。

接受了命运的不幸,看到了命运从来没有放过谁,作者选择了一种不视命运、超越命运的爱情观。

一次住院时,他看到,隔壁病床上躺一位年轻男子,病床边坐一位年轻女子,男子和女子他们的爱情经受着命运的残酷撕扯。男子突然在一次医疗事故中瘫痪了,病痛和绝望正在夺取他对爱情的想象,以及对和女子未来生活的想象。这样的爱情还如何继续?男子不会愿意让女子跟着这般模样的自己继续下去,女子又决然不愿抽离。爱情竟然不仅关乎两人的爱与不爱,还关乎命运。这,不是悲剧吗?

史铁生在书里《想念地坛》这一篇章里的一段对话,给了我们答案:

“这个爱情故事,好像是个悲剧?”

“你说的是婚姻,爱情没有悲剧。”

对爱者而言,爱情怎么会是悲剧?对春天而言,秋天是它的悲剧吗?

“结尾是什么?”

“等待。”

“之后呢?”

“没有之后。”

“或者说,等待的结果呢?”

“等待就是结果。”

“那,不是悲剧吗?”

“不,是秋天。”

非常简短的对话,完整地刻画出了作者自身的爱情观,实在令人赞叹。同时也让人难以想象,这样浪漫、脱俗的爱情观,到底是在怎样的命运、爱情和思考下才浮现出来的?

生活下的各种现实问题、命运困扰,都不能磨灭了爱情在各个季节中的存在。爱而不得、得而却失、失而苦等都是爱情。爱情会有始终,但是不会有悲剧。

生活忙忙碌碌,生活起起伏伏,生活有苦有乐,生活推着人往前不可停,生活和爱情错位,但二者却相互交织着,让许多男男女女面对心仪者时常有快乐也常有茫然无措。患得患失不是面对爱情的态度,坦然了去看,相信我们之间无论如何不会是悲剧,彼此才更能勇敢去爱。

浪漫,就是在现实和命运的框架下,超越现实和命运去追寻,追寻的结果或者说追寻本身就是属于我们的浪漫。

生死、始终、幸福与不幸……史铁生辩证而富有着诗意的话语里,教着我们尝试去换位考量,换到我们正对的位置去。束缚和责任,对应着自由,便尝试去思考剥离现下自身的束缚和责任,去获得自由,然后会惊人的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获得了还是失去。

比如在爱情里和婚姻里,彼此之间会相互牵绊,彼此必然都要用私人空间去换取二人的世界,久而久之可能生发一种想逃离当下状况的欲望。那便在脑海中排演一下,去剥离,把另一半推出去,感受所谓自由和轻松,也感受失去,感受空空荡荡的心魂,感受米兰·昆德拉笔下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令人窒息的轻。排演之后,或许将发现,逃离只不过把自己推入另一个令人想逃离的状态。


不论公道,但且珍惜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在满是烦恼的一头去看心中美丽的那一头,既然无论如何最后都看不到头,那如何?史铁生告诉我们:休论公道。命运不是以极端的存在,我们在两个极点里摇摆,摇过来是喜,摆过去是悲。而在这摇摆的中间,有着必须去珍惜的人。

史铁生在书里《秋天的怀念》这一篇章,描绘了他下肢瘫痪后和母亲的生活,他陷入长时间的堕落,对母亲有暴怒、有冷眼、有沉默......回头想时才醒悟,自己因残疾的痛苦,在母亲那儿只会更甚,母亲必然恨不得这残疾是残在她身上。

这一篇章足够令读者看得潸然泪下,不免会让人去想,史铁生在写这篇章之时,是否会不住地流泪?是否会几近崩溃却仍强忍着下笔?纸张是否在这时候早已被泪水浸湿?字字句句是不是在这一篇章里前前后后常涂涂划划,纸张是否又是一张张揉碎而换?

史铁生就此告诉着读者,无论命运加在自身的残酷有几何,沉浸在自身的痛苦是自然的,但要看看身边那重要的人,那可能为着你牵肠挂肚,可能比你还更痛苦的人。留出一份温柔,对自己不要那般的残忍,也对身边人不要那般残忍,收下他或她的安慰和关心,让他或她可以不那般小心翼翼和挖空心思。

十二篇散文,不厚的书,却让人看不完。文采斐然,辞藻华丽而字字到位不多于,史铁生看向自己的大半生,回忆着将长长的年岁都写入了其中。书写的是史铁生的人生,刻画的实则是每一个人。不同的时间里看,即使是仅相隔一年来看,都会是不一的体会。

《我与地坛》,值得读,因为读不完,要伴着生活去读,读着读着,会发现,读完全它是非必要的,常常翻开了读,是重要的。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