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业的秘密:成为长尾中的头部资源
“长尾理论”是由克里斯·安德森基于互联网兴起提出的一种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风靡全球,成了很多创业公司的切入点和很多创业课程上必讲的重点内容。
长尾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长尾理论》自出版以来风靡全球以前人们习惯于相信权威,相信中心化当中那个核心的力量,而今时今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边际成本显著降低,各种以前被我们所忽视的小众市场开始兴起。并随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而呈愈演愈烈之势。
然而,回顾整个2016年,我们发现,长尾理论的某些部分还需要重新去思考。
一个好的理论,是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和迭代的。而不是一直僵化在起点,摆在案头,供人膜拜。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按照互联网的逻辑,所有的传播都应该是没有损耗且能够自由到达任意地方的。换句话说,每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东西,在理论上,应该很容易就被大多数人看见,能够以极小的成本吸引流量,完成个人影响力的构建。
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一个普通人在微博或者其他平台上发布的言论,轻易的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连一点浪花都溅不起来。更不要说吸引多少粉丝了。
另一方面却是,很多网红或者自媒体,通过同样的方式去传播信息,却能吸引充沛的流量,带来众多粉丝,从而和这些粉丝之间建立高频的互动联系。随着粉丝的不断增多,影响力也呈指数级增长。
这两种情况都很常见,甚至可以说呈现越来越明显的态势。
去年内容创业着实火了一把,有太多人投身其中,但结果却甚不理想,有些人发了很多内容,质量也还不错,但奈何就是关注者寥寥,难以形成规模。
与此同时,像咪蒙、同道大叔等一批优质自媒体却实现了强势崛起,快速斩获大量粉丝,而且成功变现,成为人生赢家。
以咪蒙为代表的自媒体开始强势崛起这里面的关键点就在于:那些成功者,他们都做到了在一个长尾里面,成为绝对的头部资源。
这才是他们能够收获流量的原因所在。有太多人眼光只盯着别人看。冷笑话火了,他们就跟着去做冷笑话;星座相关的东西火了,他们就跟着去做星座方面的内容。付出了很多努力,却都以失败告终。
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仅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长尾,更没做到在一个长尾里精耕细作。
我们常说的红海蓝海,其实就是守成与开拓的问题,在红海里搏杀,需要的整体实力太强,成本也太高。然而,找到蓝海,却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开拓新的疆域,需要谋定而后动,不仅要有冒险意识,还要有很好的避险意识,实际上,从红海转到蓝海,本质上就是为了避免激烈竞争的风险。
有太多的人,只看到了开拓者的冒险精神,却忽略了他们所有行动背后的避险意识。
某种程度上,避险比冒险要更困难也更复杂。
毕竟,一腔热血,蒙眼狂奔谁都能做。认真研究,择时而动,却需要大量的经验、整合资源、果断出击的能力。
找到适合的长尾,就是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战场,这就意味着,只要你在那片地方站稳了脚步,你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你的先发优势将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
这个长尾首先要适合你,你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契合其中,而不是一味的追所谓的热点。
趋势是我们所要追寻的,但热点不是。
就拿“毒舌电影”这个微信公众号来说,网上关于电影的自媒体简直是多不胜数。要想在这里面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但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电影这个载体,而没有去深挖更细的分类。
看电影,谈电影,影评,演员卡司,幕后花絮等等,都是电影这个领域里的长尾,总有人会去关注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内容。
毒舌电影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你带来关于这部电影的谈资,这个公众号里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切入点打造的。
核心使命就是:看了这部电影后,你能聊些什么?
豆瓣上的影评固然精彩,但分享价值不大。很多影评专业度很高,文艺感十足,作为一家之言自然是上乘之作,但其社交价值很有限,拿来与朋友谈论,显的不太接地气,不够亲切。
毒舌电影以观影后的谈资作为出发点,为你分析当下正在播放的热门电影,为你推荐质量上佳的冷门电影,为你介绍即将上映的新片,为你解读多年前看过但没什么印象的经典电影。
你甚至都不需要去观看这些影片,也能侃侃而谈,在保证了专业和趣味的同时,又没有距离感。
这才是毒舌电影找到的长尾,并能在这个长尾里做到极致,做到从选题到排版,从内容设计到宣传推广,都极其用心。
头部资源占据绝大部分价值这样的公众号,怎么可能不火?因为他已经成为了这个长尾里绝对的头部资源,更关键的是,建立在这个长尾之上,还能去融合其他的长尾,实现跨越式的整合。
还有另外一种现象,你去看各大直播平台上的主播们,在摄像头前他们风光靓丽,每场直播都有数十万人围观,但他们却每天都很恐慌,恐慌哪天自己不红了,每天粉丝数量的涨落,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原因就在于,他们看似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进行内容输出,但输出的内容却一点也不长尾,不够垂直,更不要提如何精耕细作和做到极致了。
这种只是看起来长尾化、实际上同质化的内容输出,价值有限,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为总有比他们更年轻、更漂亮、更搞笑的新人出现。
他们不拥有流量,只是暂时的占有流量而已。
这几年IP这个概念很火,各种视频平台上,根据这些IP制作的网剧是一部比一部更受欢迎。那些真正的大IP从来不担心会不会过气。原因就在于,人家拥有的流量那可是实打实的。一时的涨落,只不过是正常运行带来的偏差罢了。
IP的本质,就是品牌,麦当劳不会担心自己有天不火了,香奈儿不会担心自己某天卖不出东西了。因为他们早已建立了牢固的品牌,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不用去担心一时的关注度。
建立品牌就可以拥有流量长尾化的趋势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借助互联网,分化的原来越细致,越来越专业。
实体经济里的长尾化是针对产品本身而言的,比如过去,一个老旧电视机的遥控器,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修理店才能买到,而今天,淘宝上直接搜索,光是卖一个旧遥控器就有很多店铺。他们都在竞争一个长尾需求下的涓涓细流。
而内容经济里的长尾化是针对概念而言的,一个明确清楚的概念,往往就能打动人心。比如目标管理类内容,过去没人提过这个概念,更没人将其系统化,而现在,好的内容创业者可以提出一个概念去响应一个很小众的需求,并迅速围绕这个概念打造相应的产品,完成商业化运作。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创业公司都喜欢讲故事,都喜欢在PPT上提出一个个我们从来没见过但觉得很有道理的概念,就是为了让这种概念去占据用户心智,从而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盈利。
有太多的新进者,其实都是进入了别人打造的长尾之中,并且只能在这个长尾的末端有所作为,而真正的流量和利润,早已被那些头部资源瓜分殆尽。
关于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长尾,并努力成为这个长尾里的头部资源,我们明天再聊。
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20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