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成长的边界》:想要美好未来,你得成为通才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欢迎来到我的读写世界。
今天分享的书是《成长的边界》。
1
本书主题是:
想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们究竟应该做一个专才还是通才?
书中探讨了:
在日益需要超专业化的系统中,如何能够把握并培养广度、多样化经验和跨学科探索的力量,以及在弄清楚自己是谁之前,先决定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2
这本书的结论也很明确:
通才模式的成长路径,更有利于一个人发掘潜力,丰富认知维度,破除单一路径依赖,进而有效拓宽能力范围。
3
人才成长路径划分为两种:
专才模式和通才模式。
在反馈明确且及时的友好型学习环境中,有利于人成为专才。
然而更多的领域,是影响因素复杂的恶劣型的学习环境,缺失及时有效的反馈。
如果过早的专业化,会使思路和能力窄化,更为可取的方式是成长为具有多元思维的通才。
所以,对于成长而言,我们要先弄清楚自己当下的状况,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及,自己所处领域的学习环境究竟是友好型还是恶劣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成长路径。
4
与之相对应,专家可以分为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家。
刺猬型专家
在职业生涯中只聚焦一个领域,研究得足够深入,能从复杂现象中找出简单的因果关系。
他们会倾向于把自己的认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故事,因此不免狭隘。
狐狸型专家
具有开阔的眼界,从各种范式中汲取灵感,对模糊概念和矛盾事实兼收并蓄。
他们明白,大部分的因果关系是概率性的,而非确定性。
因此,与其固守一个观点,他们更倾向于更新自己的观点,借助多个视角看问题。
5
基于对不同学习环境和成长路径的分析,本书鼓励我们:
一方面,应该和昨天的自己比较,而不是和那些自己之外的人比较。
每个人前进的速度不尽相同,所以,不要因为任何人让自己感觉落后。
也许当下的迷茫,只是由于还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即便感觉落后于人也没有什么用。
另一方面,要愿意去学习和改变,如果有需要的话,甚至可以放弃此前的目标,彻底改变方向。
即使我们从工作的某一类别转向另一个,或是完全改变了领域,之前的经验都不会被浪费,是可以吸收进来,为新环境中的成长赋能。
6
一点感想
在分工高度细化而且形势总在变化的当下,过早的专业化,极度的专业化,都存在很大的风险。
这意味着,一个人只拥有一套思维模型,去应对纷繁复杂的局面,而各种情况的背后,并不是都有一个相同的原因。
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啥都是钉子。
同时,由于视角的局限,这样的人在专业化上一路前进,却容易忽视其他方面的风景,或者大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
所以,很有必要拓宽视角,选择更为高效灵活的成长路径。
其实也就是古人讲的「博观而约取」,多看多试,然后选准一个行业或专业,进行精深的研究。
让自己成长为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或者两专多能的「π型人才」,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7
精彩摘要
01)想要发展广泛的个人爱好和专业兴趣,成为通才,确实要花费时间——并且通常要放弃「赢在起跑线上」,但是这样做是值得的。
02)作为人类,我们最大的优势正好就是过度专业化的对立面——广泛融合各类知识的能力。
03)假装世界就像打高尔夫球和下国际象棋,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想法让人感到安慰。
它让原本恶劣的学习环境看起来友好而亲切,也催生了一些极具说服力的畅销书。
04)一个挑战越是受限、越是重复,它就越有可能被迫自动化;
而那些能够从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领域中获取概念性知识,并且把它应用到一个全新问题或领域的人,将会获得巨大的回报。
05)在学习过程中垂头丧气,这不代表你没有学习;相反,如果你感到过程很轻松,这才是没有学习。
06)最好的学习之路「道阻且长」,不仅进度缓慢,而且在眼下也可能表现不佳,而这些困难正是为了让人在之后表现得更好。
07)那些最成功的问题解决者都是先花费精力确认他们面临的到底是哪一类的问题,然后再找到相对应的解决策略,而不是直接跳进那些已经烂熟于心的程序或步骤里。
08)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依靠单一领域的经验不仅有局限性,而且可能是灾难性的。
09)心理学家已经反复展示过,一个人考量的内部细节越多,其做出的判断就越极端。
10)了解自己比了解技能更重要。探索不仅仅是教育中异想天开的奢侈,它亦是核心的益处。
11)面对困难,努力坚持,这是任何一个想走得长远的旅行者的竞争优势,但是…
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是一个巨大的战略优势,每个人在开始冒险之前,都应该列举一下在哪种情况下自己需要放弃。
12)面对更广阔的职业选择,一开始就能找到高匹配质量的目标,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为了坚持而坚持,就会变成阻碍。
13)除非去尝试,否则一个人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要找到自己的才能,答案就是去尝试。
14)面对着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和各种未知问题,广泛的经验是无价之宝。面对着友好型的问题,狭隘的专业化极其有效。
15)学习环境恶劣的领域,自动反馈缺失,仅凭经验是无法提高水平的。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思维习惯变得愈发重要,而且这种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16)应对陌生的挑战时,没有什么工具是不能丢弃的,它们都可以被重新想象,或者重新利用。
即使是最神圣的工具。即使是那些被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工具,也可以弃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