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
作者:赵周
目录
一、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 成人学习三大问题
- 如何解决三大问题
二、这样读书就够了
- 成人教育学五大公理
- 图书和培训
- R I A
- 拆书帮
三、通向高级学习者之路
- 初级学习者
- 高级学习者
- 学习促进者
- 便签读书法
四、拆书帮与成人学习理论
- 拆书帮理念
- 拆书帮实践方法
- 体验——反思
- 归纳——演绎
五、职场核心能力
- 职场核心能力
第一章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一: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生存余力理论: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无论生存负载还是生存力量,都是由外部和内部因素构成。生存力量除以生存负载就是“生存余力”:
生存余力
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
很多人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工作压力大,对未来的期望越高,就越需要学习;而学习需要生存余力,但压力越大也意味着越少的生存余力——你有想法,但没有时间报考和学习MBA,没时间读专业资格考试,甚至没时间认真读完一本书。
-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二: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体
不读书的原因,除了没有时间读书之外,最常见的就是“看不懂”、“记不住”。然而,看书要看懂,还要记住,这是知识学习的思路,是应付考试的思路,是学院教育的思路,而不是成人学习的思路。这是以图书为学习的主体。
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阅读完一本书或书中的片段,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经验发生练习;重要的不是记住,而是能够将知识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三: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阅读方法是最系统、最完善的读书方法,这是研究型的学习法,是对书负责的极致。但是,这不是致用类图书的阅读方法。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相当多是你不需要学习的。读的越多,不见得用的越多。只要你能在工作中用上一点书中的知识,任何一点,图书给你创造的价值就已经远远值回书价了。
现在职场工作者没有充裕的生存余力,那么更应该掌握投资收益率高的学习方法。
- 如何解决三大问题?
读书难,因为没时间、没精力,因为看不懂,因为看不下去。所以职场工作者弱项更好地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先装备更对症的学习方法论。这些方法应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不像读书会要求读完全书,不像MBA要求通过考试,甚至不用要求用整块时间,用零碎时间即可完成;最好像设计精良的现成培训一样,轻松、愉快、有效。
第二,以学习者为核心——而不是以书或培训师为核心。
第三,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与记忆。
第二章 这样读书就够了
-
为什么你读书还要像考试一样呢?(深思吧,骚年。)
-
成人教育学五大公理
- 自我导向。随着个体的成熟,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的人格转为自我导向的人格。成人变得具有自我导向性,意味着成人学习者能够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学习经验。
- 关联经验。成人和青少年的另一项根本差异,就是成人具有丰富的而且不断增加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作为学习资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
- 强调实践。选择学习内容,首要考虑是“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是否用上了”。
- 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个体的成熟,个体的时间观会发生一种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转向立即应用。成人学习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善、细节的论证,足够解决问题就好。
- 内在驱动。成人更多的是受到内在因素(希望解决问题、增加能力和自我实现)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试、考核、证书)的驱动而学习。
- 为什么培训比读书贵几万元?培训和图书的核心知识一模一样。核心内容相同,价格却差出百倍。价值到底差在哪里?
图书 = 核心知识 + 书面表达
培训 = 核心知识 + 口头表达 + I
图书 + I = 培训
同主题的图书和培训的**差距就在与 I**。那么 **I** 到底是什么呢?对个人而言,掌握 **I**,就是具备一种能力,**即通过阅读把知识拆解为能力的能力**。这个能力是真正的学习能力,这个能力很重要,也很值钱。
- 成人学习公理,在精心设计的培训中都体现了出来。
I(引导促进) = 以学习者为中心 + 激活经验 + 促动参与 + 催化作用
有了I,学习者更容易理解知识。(体验)
有了I,学习者将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联系。(反思)
有了I,学习者更容易应用知识。(体验)
有了I,学习者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反思)
有了I,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第一次实践(安全的演练)。(体验)
有了I,学习者在演练后得到点评。(反思)
有了 **I**(**Interpretation**),学习者就可以反复进行“体验”和“反思”,从而可以更好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将知识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体验**”和“**反思**”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这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称之为“拆解”,或“拆为己用”(**Appropriation**)。
A(拆为己用)=体验+反思
- 拆书帮是关于成人学习的方法论,提倡通过学习改变行为,践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拆书家引导促进,帮助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家带来 I,帮助学习者做到A。实际应用中,拆书家和学习者可以是不同人(形式上更像培训或有人主持的读书会),也可以是同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自己做自
己的拆书家)。
一个人的拆书帮。自己是学习者,也是拆书家。自己生成 I,帮助自己做到A。
一群人的拆书帮。有一位拆书家,有一群学习者。拆书家生成 I,帮助学习者做到A。
- 高效成人学习的3个核心环节:阅读、引导促进和拆为己用(RIA)。
R I A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I (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第三章 通向高级学习者之路
- 初级学习者。
倾向于把书本当作权威,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从所呈现的材料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具有典型初级学习者特征的职场工作者,他们发现自己某方面需要提升时,第一反应就是报名学习、参加考试、获得证书。
- 高级学习者。
已经学会了不对书负责,也不对老师负责,而只对自己的能力提升负责。在阅读一本书或参加培训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主动、有效地学习,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会联结自己的经验,设想日后的应用,而且日后真的会应用。高级学习者是自己的拆书家。他们的能力增长比其他人快得多,所以他们的职场发展路径也更宽广。
- 学习促进者。
可以指导他人的学习。学习促进者是能够帮助其他学习者的拆书家。他们可以通过主持拆书帮现场学习,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促进者拥有最高的学习能力——通过教会别人而深刻掌握某个知识。他们是身边的人的祝福,是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激烈竞争的职场中最稀缺的人才。
- 便签读书法。
便签法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你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效果,促使你从初级学习者迅速升级为高级学习者。
3本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用来做3类笔记( I、A1、A2):
第一类拆解(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第二类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第三类拆解(A2):以后我怎样应用。
便签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你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第三步,遇到核心观点、重要建议,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先判断这对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第四步,拿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知识点,或者总结启发,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五步,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张A1便签,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六步,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运用。总结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而非笼统的,写在一张A2便签上,贴在相应位置。
第七步,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一张小小的指示标签,以示提醒。
第八步,用此法读完整本书后(或者读完自己认为值得读的部分之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日后应用、改变行为。
当你能够熟练地使用便签法来阅读的时候,你就成长为一个高级学习者了——**你完全可以做自己的拆书家**!
这时候拿出任何一本致用类图书,随便翻开其中一页,你都能很快地进入 I 环节,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给出A。这样,在你今后阅读某段文字的时候,你可能只花了5分钟,但实际上已经把拆书帮的3个环节(RIA)进行了一遍。
第四章 拆书帮与成人学习理论
-
拆书帮理念。没有工具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工具是盲目的。拆书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把图书中的理论转化成工具,让学习者能够借助工具改变行为。
-
拆书帮的实践方法:便签阅读法、拆书帮现场学习、拆书帮俱乐部。自己运用拆书帮理念读书,便签读书法足以帮你实现;一群人在拆书家的指导下把图书的知识拆为己用,这就成了一次拆书帮现场学习;组织一群人定期、持续地进行拆书帮学习,不仅造就学习者,而且可以有意识地培养、造就拆书家,这就是拆书帮俱乐部。
-
学习螺旋之一:“体验-反思”。在成人学习中,经验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意义、价值、策略和技巧的修正、迁移和重新组合,这就要求必须对经验进行反思。
反思性实践的要点是对经验的反思,由以下4个过程组成:
(1)联结(Association),把新知识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
(2)整合(Integration),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
(3)确认(Validation),确定已经获得的观点和情感的真实性。
(4)内化(Appropriation),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
学习螺旋之二:“归纳-演绎”。学习者的大脑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力,从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行为改变),这个过程在认知研究中,被认为是归纳和演绎的反复作用。
3种促进学习者进行演绎的学习理论——叙事性学习、身体亲历学习、精神训练法。
叙事性学习:将发生的事情讲一遍,可帮助学习者理解它。
身体亲历学习:在用中学,现场演练和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可以大大促进学习与记忆。
精神训练法: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
第五章 职场核心能力
职场核心能力(Key Competencies,简称KC)
职场核心能力KC- 沟通力
KC1 表达能力:有效传递信息,包括口头表达、肢体语言和运用工具等
KC2 主动倾听能力:理解他人,甚至理解他人未明确说出的动机和目的等
KC3 提问能力:擅长通过提问来探求信息、展示专业、引导话题、获取好感等
KC4 说服能力:说服他人购买产品,或改变他人的想法、行为等
KC5 谈判能力:拉拢大家,解决分歧
- 关系力
KC6 社交洞察力:敏感于他人的情绪和反应,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反应,并能根据他人行动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KC7 建立并维持良好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建设性的、合作的关系,并能持久维持
KC8 服务意识:以对方为中心,努力理解对方,主动寻找帮助对方的方法
KC9 激励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成就动机,执着、自信、乐观,并能感染和影响他人的态度
KC10 团队协作能力:与他人有效交流,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 信息力
KC11 获取信息:观察、接收或从各种相关的渠道获取信息,并评估信息质量
KC12 分析及整理信息:把事物或行动按照特定顺序(规律)来安排,通过分类、评估、鉴别(不同之处或相似之处)、察觉变化来确定信息
KC13 计划组织能力:确立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和资源,排出优先顺序,并监控和评估自己的表现
KC14 决策和解决问题:澄清并界定问题、分析背景及原因,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并跟进和评估结果
KC15 超越见识的能力:能够应用自己行业及客户行业的最新科技及知识
- 顾问力
KC16 思维流畅:就指定主题可以产生大量点子(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正确或有创新)
KC17 归纳能力:能够将零碎信息整合为一般规律,包括找出貌似无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KC18 演绎能力:把一般规律用于特殊问题
KC19 辅导能力:确定他人学习需求,设计培训和辅导项目,辅导、指点他人
KC20 超越思路的能力:能够预见问题,能够给他人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有话说:
笔记虽然记了五章,但是书不仅仅只有五章内容,我没记录其他内容是因为其他篇幅都是在讲拆书帮的实践,还有很多实际例子,读者可以自己去看。
把这本书和之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比一下,就发现这本书特别致力于实用,特别适合于那些期望速成的职场工作者。例如,如何沟通,如何交流,如何提问,如何回答,如何合作,如何学习,如何增加职场能力,如何增长个人能力。
有时我们不需要读完全书,作详细的读书笔记,我们只需要读完一段文字,然后提取出来这段理论,结合自身经验,生活中实际例子,应运于之后类似的生活案例,或者改变自己对于未来类似事件作出的反应。这样就解决了很多人读书难的问题。人都是懒惰的,你一个人做这样的阅读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按照书中的步骤来,或者什么都没发现,读完这段话,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所以拆书帮来了,一帮人,来拆书,大家共享案例,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最后总结,演绎,深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读书难。一是,不会真正的读书;二是,教育造成的(你懂的)。
知易行难。有些书,讲了很多理论知识,并没有给出具体实际的操作方法,你看的时候也是激情澎湃,激情三天后就蔫了,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就是所谓的心里鸡汤吧,或者所谓的成功学。有些书,讲了理论知识后,也给出了操作方法,但是操作方法是极其不符合常人所能及,估计读者看了之后也是干瞪眼,没法实践。有些书,讲了理论,给了具体方法,但都是很切实可行的、简单易行的小方法,这些方法不会让你一步登天,但可以一点点改变自己走向正确的道路,这样的书,值得读。
最后引用书中原话:
每日一拆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身边暂时没有拆书帮现场学习的机会,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参与拆书帮微信订阅号的#每日一拆#和在线拆书学习,新浪微博拆书帮。
我也有订阅这个微信号,等车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一下,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读书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