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拾梦园职场妈咪

从《京华烟云》里看到乱世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109人  三月晨曦
图片源于网络

晚饭过后,我和家人走在小区里散步。头顶隔三差四的传来一阵轰隆声,仰头看去,低空飞行的大客机清晰可见。听着这飞机低空飞行的轰鸣声,小区里散步的人们都习以为常,只有带小孩的家长才会去抬头看飞机告诉小孩那是什么。

我突然想起了最近在阅读的《京华烟云》,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中因木兰荪亚携女儿阿眉乘火车返回杭州途中遭到了一次严重的飞机轰炸屠杀而侥幸生还,最终使他们下定决心向内地逃难去。那段对木兰一家遇到飞机轰炸的描写“木兰的话刚完,就听见“滋滋滋滋……嘭!”的响声,火车几乎震得跳离了车轨。车里的玻璃、灯、碎片、电扇,震得各处飞。机关枪在天空中嗒嗒乱响。外面的难民鬼哭神号。车一端一个人喊叫,说他自己已经炸死了。 ”

我瞬间生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此刻我头顶飞过的是现代武装的战斗机,如果突然投下一枚炮弹,我们会怎样。是不是就有如《京华烟云》里木兰遇到的飞机轰炸一样,我们根本就无还手之力。我脑子里一边庆幸着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和平时代的和平国度时,一边又在想着《京华烟云》后半部分对乱世的“残忍”展现,这是真正发生的史实啊!林语堂老先生只不过是借小说中的曾姚牛三家的兴衰沉浮来揭开了历史的一角而已。

在林语堂老先生的《京华烟云》里,真正能让人感受到乱世之乱,是在木兰等人的孩子们长大后。那时政府政权交替之乱、北伐战争、日军开始小规模侵华……这些都开始逐渐影响到了代表上层社会人士木兰等的生活。就如同那次促使木兰一家内迁的乘火车遇空袭屠杀一样,无论是有钱的中国绅士,还是满脸油腻的老年生意人,在乱世里都只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小说的最后以木兰一家仍在逃难中结束,给我们留下了生与死,复苏与兴亡的悬念。但木兰一家在逃难的人群里三次遇到中国的抗日军队高唱“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也是暗示着民族正义被唤醒,乱世终将结束,侵略者终将被驱逐。

古往今来,关于乱世战争的诗词歌赋有很多。我犹记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一句,曾经被这句诗所描述出的气势所震撼所感动。现在在结合《京华烟云》中后半部分来看,乱世开始凸显,整个民族那种紧绷的气愤,侵略者的嚣张的气焰,到觉醒与抵抗在民众中传播……无论老弱妇孺都呈现出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愤怒。这不正好与这句诗对应了吗?敌人有如黑云压城笼罩着整个中国,让人喘不过气来,但一个民族在大敌当前时的士气高昂,还有绝不退缩的精神,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民族前进的路。

有人从《京华烟云》里看到了儿女情长,有人看到了代表当时社会阶层人物的兴衰,有人看到了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热爱……但我想身在当时的林语堂老先生更多的是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因为那里面有林语堂老先生对近代中国社会历史风云变幻的描写,囊括了清末义和团运动到民国抗战长达40年的社会面貌。对于林语堂老先生来说“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

我感慨于林语堂老先生对当时中华乱世描写之真实,以及对当时中国前途的信心与信念,没有过多的战争场面,没有正面的政权交锋,没有讴歌式的民族赞扬……通过社会阶层的各式人物的不同角度展开,就宛如茶楼里说书人说书,喝茶人品茗畅谈,有一点平头百姓的道听途说,但却是社会最真实的一面。

《京华烟云》里的乱世已成历史,已经过去,我们幸而生活在了中华民族正在全力崛起发展时期,和平的国度,和平的年代,让我们远离乱世纷争。但在这个相对和平的世界里,依然有不少地区的人民正在饱受战争之苦。暴力与恐怖,武装与叛乱,宗教与信仰……这些都构成了当世的一部分人的灾难。不管谁是出于某种贪婪的驱使,还是出于对暴力反抗的压迫,最受苦受难的依然是平民百姓,无论贵贱贫富,无论时代变迁。

我庆幸属于我们民族的灾难已经过去,我庆幸我们上一辈人经历的乱世不再重现,我庆幸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保障我们的和平。人民的安居乐业,看似是很简单的四个字,但实则是一个民族为此付出过了几代人的血的抗争与努力。《京华烟云》里最后呈现的普通老百姓的内地大逃难,这未尝不是当时四万万同胞对未来生活充满希冀的追求。

乱世一直都有过,也从未真正消亡过。“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借林语堂老先生的一句话,一来致敬,二来表达个人对现世生存的拙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