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行

2021-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成长居心地

1

过去认知

这周读了一篇关于“中庸”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深思,也颠覆掉了我对于“中庸”的前期认知。首先对于中庸个人之前的认识相当模糊,过去对于中庸的理解有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事实上也是对于字面理解的不透彻所造成,相当一段时间将其表达成一种作为理想状态。引入一个类比:泡一杯茶,倒入的适量的茶叶,倒入热水,然后一杯茶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多少与水的温度决定了是否能泡茶一杯好茶。倒入茶叶的量与水温匹配的话,那么我过去就认为其是中庸。

本图片来源于:www.chafortea.com

2

重新认识中庸

两种观点

查找了wikipedia对于中庸一次的阐述是这样理解的:宋明理学传统的解析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然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庸”的中指的是“心中内在”的修持功夫,非“不偏不倚处于中间“的行持处事。

前者一直以来占据我对于“中庸”所持的行事方式。但往往这样一种处事方式存在缺陷。比如两个人正在吵架,我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对于处理问题本身是有害的,毕竟是由于争论的事情产生吵骂,而处理问题的点在于怎样地解决问题上。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与人交流常常有人说:讨论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对事不要对人。两个人吵架本来是来源于一些小事情,最后结果演变成了人身攻击,性质完全改变了。每个人对于不同的事情处理的方法参杂着自身的价值以及利益的取向,等到自己过去的价值观转变了也许你就会重新地站在别人的观点去思考。因而要终止两人的对骂局面首先肯定相方的观点,继而找出处理问题的最优策略。不偏不倚只会把问题弄得个僵持的局面,对解决问题本身并无益处,浪费不必要的注意力,陷入犹豫不决的状况。

本图片来源于:http-//www.wowsai.com

反观“中庸”的另一个观点:“心中内在”的修持功夫。

提到“中庸”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中庸》,此书的来源是《小戴礼记》,由于宋朝时期儒学家对于中庸的推崇,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中庸提出,“天”赋予万物“性”。“性”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理”。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赋予的使命,就是“道”。《中庸》指出道对于人来说是各有不同的。区别,调整各种不同的使命,使之成为大家都遵守的原则,被称为“修道”。

       本图片来源于:https-//sns.91ddcc.com

其重点在于升华了人的思想,在各自人生大道上的修行

著名学者林语堂他所理解的中庸的生活是这样描述的:“一个半有名半无名的人;在懒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致付不起屋租,而有钱也不致可以完全不工作;钢琴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用处却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够排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太用功,学识颇渊博,可是不成为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信件有一半退回,有一半发表——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的生活的理想,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实际上也是他生活的写照。

分享与交流

当读完这段话以后我尝试与朋友(小觅)分享其中的道理,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是著名学者对于中庸之道看法是如此浅显,对于简单生活平淡不偏不倚,没有远大的志向,对于生活并没有过多的追求与憧憬。但交流过后重新阅读文字发现又有另外一份收获,表面看来那是平淡无趣的生活记述,实质隐含在“心中内在”的修持,一种面对任何处境都能够坦然地应对的心境。这是乎与上一篇文章《行与思》中提到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可以联系到一起。

3

深思

想起有位长辈告诫过:无论以后的生活怎么样,也始终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即使你跌倒了也能够马上爬起来重新振作。这难道不是原来保持的那份初心吗?这难道不是我们内心深处所向往的中庸之道吗?

帮助

我们重新认识“中庸”收获了一份知识,收获了一份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