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国风

建安风骨之王粲

2017-11-28  本文已影响41人  心悦之声
建安风骨之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以其曾祖父王龚任太尉,祖父王畅任司空,位列三公,父亲王谦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可谓“上溯八代,代代忠良”,又因其少有才名,善属文,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所赏识,曾“倒履迎之”,并言“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予之”,藏书六千余卷赠之。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王粲从长安避乱到荆州,与同时来此避难的蔡睦(字子笃,后为魏尚书)为友,不久,蔡睦还故里,王粲作《赠蔡子笃》赠之:

              赠  蔡  子  笃

冀冀飞鸾,载飞载东。我友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尉矣荒涂,时行靡通。慨我怀慕,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衡,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人生实难,愿其弗与。瞻望遐路,允企伊伫。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苟非鸿雕,孰能飞翻。虽则追慕,予思罔宣。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何以赠行,言授斯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嗟尔君子,如何勿思。

        惜别的伤感中,注入了深厚的情意,寄寓了诚挚的友谊,写得古朴典雅,深得《雅》诗之致。诗中《诗经》中“兴”的手法再现,古诗中常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并不局限于此,自然环境的写实记录是为了暗示动乱的社会现实: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对好友还乡之路安危的绵绵关切之心与对自己故乡的缕缕思念之情交相呼应,曲折委婉,余音回荡,久久不息,全诗平实沉稳,情理兼足,足见作者功力。

        王粲在投奔并依靠刘表客居荆州的十余年间,有志不得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逝,王粲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写下《从军行五首》,其中第三首:

            从军行五首(其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辉。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在这首诗中,他运用反衬的手法,抒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沿途的景物,将从军生活的紧张有序,对家乡故里的依依惜别与恢复家园的远大抱负,慷慨激昂的报国热忱两相对照,哀而不伤,悲壮而不凄凉,在国事与家事,事业与私情的天平上,作出了理智的抉择,一个高大的志士的形象跃热纸上。

建安风骨之王粲

   

慷慨悲凉,是建安诗人的共同特点,王粲此诗就体现了这一鲜明的时代特色。

        王粲于北还途中病逝,纵观诗人短暂而诗作璀璨的创作生涯,描绘人烟断绝,饱受战火蹂躏的残破河山,向往质朴宁静,富庶和睦的田园生活,表达自己反对混战并勇于参战还人民安定生活的牺牲精神无不悲凉沉痛,真切动人。是建安诗歌中的名作,被评为“冠古独步”不是没有道理的,建安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刘勰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而王粲以其对动乱社会中人民疾苦的同情和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完整表达被刘勰评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是当之无愧的。

建安风骨之王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