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18分钟给自己

2020-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映风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愿是那月,为你再一次圆满。

  如果你是岛屿,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张起了船帆,我愿是轻轻吹动的风浪。

  如果你远行,我愿是那路,

  准备了平坦,随你去到远方。

  当你走累了,我愿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栈,有干净的枕席供你睡眠,

  眠中有梦,我就是你枕上的泪痕。

  我愿是手臂让你依靠,虽然白发苍苍,

  我仍愿是你脚边的炉火,与你共话回忆的老年。

  你是笑,我是应和你的歌声。

  你是泪,我是陪伴你的星光。

  当你埋葬土中,我愿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尘,

  如果,如果,

  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恋,

  我就再许一愿,

  与你结来世的姻缘。

  蒋勋做。。。。

  我想诗永远在退一步,因为它没有办法在现实的世界里跟任何的东西去争什么,所以它只好退一步。可这退一步我在想,一年的365天,可不可以留18分钟给一首诗,我还是退一步,我想一个人的一生有没有可能留18分钟给一首诗,仅仅18分钟,我想够了。如果记得那18分钟。

  (本文摘自于蒋勋在TED演讲)■

人的一生,有没有可能至少留18分钟给自己?如果,仅仅这18分钟,让你见得满山杜鹃染红的春天,算不算奢侈?

自然,是最有生命力的。一百七十五公顷的美丽稻田,为了让稻谷在夜里好好的休息,池上许多地区没有路灯。让稻谷休息,睡眠,就像人睡足了觉,才有饱满的身体。这样的环境,人也会早睡早起。

“入睡以前和苏醒时分,我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聆听许多的声音,像庄子说的——

2014年,蒋勋老师成为池上第一位驻村艺术家。从一个外来客,到成为池上的村民。邻居们都很宠他,随时送来自种的水果和特别的蔬菜。随手拍下的天、地、云、绿苗、稻穗……全然的放松,越多越多的人了解池上,爱上了池上,很多艺术家愿意来这里献出自己的作品。

2018年4月,云门剧场。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门口出现,T恤衫,牛仔裤,花白的头发。用钟一般的声音问候大家,落座,徐徐开讲。从诗经,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那堂课的主题叫《美的沉思》。那个春日的午后,蒋勋老师说,户外阳光这么好,云门的风景这么美,我们可以出去走走,享受下这份自然,我们真正的老师其实就是大自然。

四年的时光,出行归途,日日夜夜,蒋勋老师的音频或者书籍都伴我左右。他成为我美学道路上的领路人,成为我内心安静又笃定的源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富足和贫乏是如何平衡?一边是文学的滋养,另一边是焦虑浮华。然而,它们是平衡的。正因为我们的不安,对快节奏生活的想逃离或是挣脱,才有了一层又一层的对美的渴盼。如今它们被唤醒,满满的欣喜荡漾开来,涟漪般在阳光下发出闪闪的光芒,美的种子,就是这样被播下的吧。

持续几年的暑假,蒋勋老师都去巴黎他学生那里。那里有个画室,画画累了,就走五分钟到巴黎圣母院,听教堂管风琴,看塞纳河流水殇殇。他的学生,走创作的路。用便宜的价钱料理好吃的菜,喝好喝又不贵的红酒,总不会错过巴黎重要的画展、电影、舞蹈和戏剧表演。他从不等待灵感,创作对他或许更像手工,不那么计较结果好或者不好,沉醉其中已经是莫大的快乐。走一条稳妥的路,是相对容易的。一个画画很好的人,可以去大学里教学,可以很安稳。可如果是为了坚守自己的心,本身就不易。

舍弃一些可以到手的东西,去走另一条忠于自己的内心的路。这份踏实,让自己舒服。走出去了,归来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池上,就这样成为了蒋勋老师第二个故乡。

如果今天,我们在池上,是不是也可以每天在田埂边散步,看云朵像瀑布般的奔腾,再回到房间里写字、画画、发呆。当我们就在自己的城市,能不能在一个周末或者当下,愿意一个人坐下来,好好和自己对话,品味孤独?

孤独像人的影子,因为有了它,生命才得以完整。

好些人说,谁不愿找那样一个安静的地方,听风看雨去度假放松?可是这么忙……是的,忙碌快成了每个人的日常。可在一天中,一个月中,你都甚至抽不出十八分钟给自己,用安静的,美好的,诗一般的流淌的时光给自己,那生命该多么荒凉。

美,是最没有用处的。不可以当衣穿,不可以当饭吃。可为什么我们会读书到“唇齿生香”,为何听一首音乐会心神荡漾,为何在大自然的面前沉醉其中,久久不愿归去?

美,是最直接的,它和爱一样,骗不了。

如果啊,如果

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恋

我就再许一愿

与你结来世的姻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