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商山麻涧并译

2022-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宏博

商山麻涧

作者:唐.杜牧          译析:石宏博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译:

云气山岚升起,在太阳下面很有光彩,在四野中弥漫,柔柳垂荫下,有十余户人家。

锦雉、小鹿飞跃远处的芳草,牛儿进巷了,鸡儿进了窝,春天的日头已斜。

长眉老翁悠闲地斟酒,红袖女娃头上,戴着野花。

感觉自己舟车行旅,总是在尘土中奔忙,怀惆怅叹向溪边,在沙滩上涂写着。

注: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麻涧,在商山之中,山涧环绕,宜于种麻,故名麻涧。

岚(lán):山里的雾气。

雉(zhì):野鸡。

牛巷:牛儿进巷了。

鸡埘(shí):鸡儿进窝了。埘,在墙上挖洞而成的鸡窝。

秀眉:老年人常有几根眉毫特别长,称为秀眉,旧以为是长寿的象征。

茜(qiàn)袖:大红色的衣袖。“茜”,即茜草,根可作红色染料,这里指红色。

簪(zān):插戴。

征车:旅途中乘坐的车。

计:生计。

书细沙:在细沙上书写。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析:

唐开成四年(839)杜牧授左补阙、史馆修撰,将赴京供职,先于春初自宣州任所送弟杜顗至浔阳(今江西九江),二月溯长江、汉水,经南阳、武关、商山而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路经商山时所作。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其地险峻,林壑深邃。

麻涧,在熊耳峰下,山涧环抱,周围适宜种麻,因名麻涧。

诗人以清隽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带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与村人怡然自得的意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比出了自己舟车行旅,尘土满面的狼狈和远离家乡的惆怅。

全诗运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通过巧妙的剪辑,远近结合,移步换形,一句一景,将商山麻涧一带的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的和美生活写得熙熙融融,生机盎然。最后,诗人将自己在溪边洗去脸上尘土的狼狈和和因为远离家乡而怅然失落的神情一起摄入画面。这画面千古流传,到现在已经1000多年了,人文光辉,也算是一种不朽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