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有道》—最难能可贵的,是担当
【ZhaoWu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72679/e91f23a79d8c0b08.jpg)
我最喜欢的一个观点是,先问是非,再论成败。这个世界之所以有希望,是因为有是非。一个没有是非的社会是悲哀的,尤其是社会精英、意见领袖、知识分子以及媒体这些社会的良心,如果这些人也没有是非观念,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胡适说过,一个肮脏的地方,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地方,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地方,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地方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地方。
人生在世,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建立起自己的是非观念,信守自己的价值观。人之所以异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价值观。
能够坚守正的价值观的都是英雄,不管你是一国之君还是升斗小 民。所谓英雄,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枭雄,就是“宁教我负天下 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所以英雄大多是悲剧性的,但是英雄的人生荡气回肠,千古传诵。否则即便富有天下,但寝食难安、夜不能寐,又有何意义?
担当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一个品质。越是艰难的时候越需要担当。任何时候,如果有人担当,这个世界就不会太坏;如果没有人敢担当,这个世界就会无可救药。
一个社会,大众如果混淆黑白、是非不分,是很可悲的。但最可悲的是,这个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也开始是非颠倒,不分青红皂白,这样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也许确实有些时候,大家集体处于一个不清醒的状态,但是群体之中的精英和意见领袖必须尽早清醒起来,担起使命和责任。
令人欣慰的是,在历史长河里我们北大人一直都没有不清醒过,一 直都冲在担当的最前线。
担当,首先是使命感。 我在北大念书的时候,我们喊过一句口号“民族者,我们的民族,我们不想谁想;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做谁做”。这就是一种深深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大到着眼于民族和国家,郭永怀、邓稼先他们都是在国家的层面上考虑应该做什么,认为自己责无旁贷要担当;中到可以着眼于自己所在的组织;小到可以着眼于家庭和个人,有使命感,有担当。
担当,也是责任感。 一个人应该做决定时,敢不敢做决定?有没有能力做决定?敢不敢
负责?很多时候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合而为一的。敢担当、敢负责,个人的发展才会好,你所在的组织发展也才会好,对国家和民族,也才有推动作用。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大楼前面有一块巨石,上面写了两个大字“敢 当”,讲的是同样的意思。
北大的神奇在于,两个高中同学,一个上北大、一个上清华,大学四年之后,两个人会有很大的差别。在北大校园待了四年的那个人,身上往往多了一些情怀、理想、见识以及担当,至少是对这些的向往。如何担当呢?
一般而言,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是主导者。
权力在你手里,事情由你来操盘,由你来决策。这时候,担当就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敢于坚持道德底线。
第二种情况,你是执行者。 你没有能力改变事情的走向,又必须执行命令。这时候,担当就是心中有是非观,有把枪口抬高一寸的良知和勇气。
第三种情况,你是在场者。 既不主导,也不执行,你只是一个观众。这时候担当就是心中有是非观念,首先不助纣为虐,其次消极怠工,最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为坏人制造些障碍,为好人提供些帮助。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是完人,都去担当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和责任,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去担当,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好。
北大历史上走出了非常多敢于担当的人,对历史起到了非常大的正向影响,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敢于担当这个特别宝贵的财富,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跟北大沾边的人,让我们身上都带了一丝丝的情怀和担当,这应该是北大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所在,也是这个社会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