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两性情感两性情感

这是一篇正经讨论处女情结的文章

2018-03-12  本文已影响2081人  一克松

“你是处吗”

“悄咪咪地告诉你,关你屁事” 

……

文丨一先生

2018年03月11日

几天前写了篇关于我对性的看法的文章,尔后我就发了条朋友圈:

关于“处女情结”收集看法,胆大的直接评论留下足迹,羞羞的可以私聊我。

本以为我会遭受朋友圈历史以来的首次冷门,却收到了n条评论与私信。

并且还有人调侃道我是朋友圈最胆大的人。

其实不难看出,尽管我们对性呈愈来愈开放的态度,但我在朋友圈还是用了“胆大”与“羞羞”两个词语,所以在潜意识中,我们还是对性有所保留。

可我不想保留了,我还想更深入一些去面对一些关于性的问题。

那今天就来谈论下“处女情结”。

在百度百科里,“处女情结”被归类于“封建价值观”。

它的别称为“处女膜崇拜”,属于一种心理现象,来源于人类农业社会中的财产式婚姻,是父母把女儿当做待价而沽的物品,丈夫把妻子作为一种财产来占有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代国际女性主义者坚决反对处女膜崇拜,认为它是为了贬低和否定全体女性的全部社会价值和所有人生理想,才把女性的人格依附于那一小片生理构造。

她们认为,处女膜崇拜是传统社会套在女性脖子上的枷锁,甚至是绞索。

这是社会发展中,女性为了自己合法权益所斗争的产物,反对社会崇拜处女膜是女权斗争的重要标志。

然而,当一个男性个体提出自己有“处女情结”时,他或多或少都会遭受来自环境的压力,甚至自己也会怀疑自己,这就有问题了。

“处女情结”有错吗?

曾经的社会,女性的地位总是低于男性,所以就产生了女性斗争,为了纪念这样一次的活动,就有了“国际3·8妇女节”。

当一个社会过度强调一种价值观,以此用来压迫另一群人,被压迫着而站起来反抗,而固执已见的人就会被钉死于十字架里。

那时候还疯狂地强调“处女情结”的人,就是在犯错。

可当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平等时,没有为了一种价值观而进行强烈的追求时,反过头来指责他人拥有“处女情结”,那是不对的。

“处女情结”它是一种个人选择,它无关他人,这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在法律意义上的必须为或者不可为。

所以,当一个人跟别人谈起自己拥有“处女情结”时,到底有没有错呢?

没有,这是一种个人选择,他人无权干涉。

举一个例子。

任何人在出生时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假如在他长大后,他发觉自己出生的国家并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要求(贪污、内乱、经济危机),他跟自己的父母说:

“等我赚够钱,我要移民到自己想去的国度,我不会爱上自己现在的这个国家,因为我讨厌它,可能移民后,我会爱上另一个国度,还会效忠于它……”

这有错吗?

没有错,这还是一种个人选择。

我们这个社会的可笑之处,就是总有一些人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禁锢他人的思想,他不会感觉自己是错误的,他还会高高在上的指责你。

法律从不限制你的思想选择权,然而你身处的环境却会限制你。

这可能会被打上不爱国的标签,但在细想之下,这种狭义的观念,就是俗称的“道德绑架”。

没有人需要为你的高尚让步,只有你自己去要求自己,不是你来要求别人。

是处男,要求对方是处女,没有错;不是处男,要求对方是处女,也没有错。

反过来,女性的“处男情节”也是如此。

“处女情节”没有错,错的是有些人对此做了价值评判。

@A.D

女,大一

处女情结我认为并不仅仅是一种性偏激的行为,而是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征服欲与占有欲,当然也还有一种是传统意义上对于性的隐晦感。

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样的情结,试问谁不希望自己的伴侣为自己所拥有并且仅为自己拥有过?

社会越来越开放,性被拿到台面上进行交流,有些人开始摆脱“生孩子的性才是神圣的,而仅是性就是肮脏的”的狭义思想,性可以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正常生理行为。

但我认为性还是需要一定的神秘感,也就是保守感。

对于处女/男情结,我觉得这个观念很落后,但是我尊重。

例如《欢乐颂》里面,应勤自己是处男,希望女友是处女,我觉得没有问题,这就像有人想找18厘米大的男友,有的人想找有熊猫的,都是一个道理。

但是拿出来,衡量别人,劝导别人甚至侮辱谩骂不是“处”的人,就非常令人讨厌了。

道理很简单,你不想考大学,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停止读书,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但是别人辛辛苦苦考大学,你就劝导别人按照自己的“读书无用论”去选择,这就是不对的。

“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其中包括所有智能上的权利,或是思想上的权利,还包括所有那些不妨害别人的天赋权利而为个人自己谋求安乐的权利。”

@Alieen

女,大二

我一直有跟男友提起这个话题,观点很多,我也很矛盾,但是站在男方的角度我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对方不是处女,他会觉得他没有拥有完整的她,会有失落感,热情也会骤降。

他也是处男,但假若他不是处男,还要求我必须是处女,那就无话可谈了,对于感情来说,这很自私。

对于婚前性行为,我会克制好自己,没到最后见家长,我都会保留自己。

这不是我不爱他,是因为每个人的承诺都是有期限的,现在我完全相信他,但是以后呢?

我不知道他的承诺什么时候会过期。

现实很残酷,但我也很理性。

所以我不会选择在婚前发生性行为,毕竟我也有处男情节。

“该有多爱你,才愿与你赤裸相见;该有多深情,才愿让你穿过身体;该有多浪漫,用一个红本换取原始的你,然后告诉你多爱你。所以,愿保持情结续缘你我为亲。”

@R

女,大三

我没有处男情结,并且我也希望自己的伴侣并不是处男,这点你懂的。

我不希望自己的第一次要遭受巨大的疼痛,而这点正好是非处的男生他们所懂得的。

我没有婚前婚后性行为的梗,我有的只是双方在避孕这方面的知识量到底懂多少。

我不希望我的男友对此一无所知,这是一种常识。

在性行为上,我觉得更能体现一个男生到底有多爱女生。

爱情从来都没有理所当然的,只有相互付出过后,才能知道,这心到底有多真。

非得要用处男/女这个情节来设置一道屏障,这就偏激了。

并且在性体验上,活儿好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

我没有处女情结。

对于女友,我更在意自己是否能和她呆在一起get到一种感觉,是否可以为一部惊悚片而尖叫,是否能一起去一个双方都喜欢的地方……

可以一起看电影,可以一起欣赏音乐剧,可以为一件事找到一处共鸣……

我们不需要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只需要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get到一种特别的感觉就足够了。

至于处女情结,就是一个情结而已,还有其他的比如高个子情结,腿长情结,胸大情结等等,这没有什么的,这是你的选择,这是你的偏爱。

#再说两句#

为什么这段时间我总爱写点关于“性”的东西。

首先我是听了陈奕迅的一首歌叫《斯德哥尔摩情人》。

而有种病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作家毛姆在《面纱》里就概括过这种病症,他写道: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的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有时候爱一个人,最糟糕的处境是,我没有爱上你尽力呈现的美好面貌,而是爱上了你浑浊不堪的内心。”

这种所谓的爱,很大程度上与“性”有关,沉浸其中,好像毒药一样缠绵在一个人的身体里。

朋友圈的我不是够大胆,而是我想写点什么来告诉大家,“性”不是羞耻,更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

它既然存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也离不开它,那为什么不能好好直视它呢?

我不喜欢几年后我们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还是这样的:

约到了暗恋已久的女生一起吃饭,很开心这次她没有开口拒绝。我:“那个…我可以喂你吗?”

看她点了头,我兴奋的简直要晕过去了:“那你不许喊哦。”

说完我撕下了她嘴上的胶布……

以上。

“ 你是你 ”

主编丨一先生

梦想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但因为八百度散光加近视

一腔热血只能转化为笔尖的一撇一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