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不俗人》:之581 人才难得,不避亲疏;春风得意,马蹄声疾
上篇说到,王静雅送别曾明,回到家里后,跟张娴闲聊中,谈到了对曾明在一些方面的看法,只是王静雅并没有料到,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张娴,见地还颇深,而这些见地也确确实实提醒了自己。
话说,邓涛载着自己的母亲易玲,回到蓉城市老干局的家中,小憩之前,特意跟邓涛说:老大,在丽景佳苑散步时,曾明再一次跟我强调,务必提醒一下滔子,还是要留个心眼,免遭小人狗急跳墙(报复)。
我老了,记性差多了,我怕这一小憩就把这档子事忘了,所以也跟你唠叨一下,有空也帮着提醒一下……
嗯,我记住了,母亲。邓涛点头应答后,便轻抉着老人回房间休息去了。
邓涛安顿好母亲后,也思考着今天母亲的一些“异常行为”。
在王静雅的家中,邓涛第一次听到自己的母亲夸别人(指曾明)是复合型人才,言词中亦多有褒扬。
第二个“异常行为”,就是自己的母亲,从来没有邀请过初次见面的人,就陪她出去散步的,而曾明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惯例。
邓涛对于曾明的诸多了解,也来自于王滔,仅有的两次见面,也都在王滔侄女王静雅的家中。
如果说邓涛第一次见面,仅仅是觉得曾明在明珠暗投之后,幸得王滔赏识提携,才大放异彩,是一个有才华的年青人的话,那这第二次见面,则完全颠覆了他的一些认知。
邓涛也是在蓉城市党校工作了一辈子的人,见多了官员因赎职、贪污受贿、作风不正而被查的。
其中也不乏受诬陷的称职官员,调查结果虽也算是令人欣慰(得以评反昭雪),但“小人乐闻君子之过”,也历来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老话也常说“最难不过斗小人”。一旦被小人粘上,好人不死也脱层皮。
可曾明却与众不同,受诬陷,遭劫难,短时间内(两三天)就能自证清白,轻松化解小人之诬蛊,这个是绝无仅有。
这完全得益于曾明内敛、稳重、细致的性格,和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超强意识。
十几年前的,也仅仅是而立之年的曾明,就能把所有赚取巨额财富的证据(相关单据)保存下来,以备万一,这在邓涛的记忆中也是闻所未闻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肯定有太多的人,惊讶于曾明所创造的财富,但如果能真正去领悟,曾明这样做的超前思维,那才是真正的精髓。
邓涛历来有些后知后觉,他越想越觉得曾明这个人有点“大智若愚、大智若拙”的,隐匿山林的世外高人之风范。
被直接提名为吉副省长的助理班子成员,这其中的诱惑那可不是丁点,对年青人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但曾明却锋芒内敛不喜张扬,甘居幕僚不愿贪功,这也是邓涛平生见所未见的。
邓涛想到这些,也忽然明白了自己的母亲,之所以看重曾明这个年青人的原因了:投缘和惜才。
至于“投缘”,那也是历史的巧合。谁能知道辗转近半个世纪之后,自己的母亲,却跟这个刚刚展露头角的,实则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年青人,还挂上了“亲戚”呢?
邓涛心想,曾明跟自己的母亲有了“亲戚”关系,那不也就是自己的亲戚吗?
换言之,自己的亲戚当中,有如此优秀的人,自己的脸上不也是有光吗?
邓涛突然间被自己这个奇特的想法,弄得有点忍俊不禁,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话说曾明告别王静雅,驶离丽景佳苑后,一路也心情大好。
曾明脸上挂着笑,一路上也好几次笑出了声,因为此行的收获太大了。
一是历史后轮回,兜兜转转了近半个世纪,竟然跟老前辈邓家老太(原名易玲)还真的攀上了“亲戚”。
这种奇妙的事情,说纯属巧合也不竟然,但要说给很多人听,感叹缘份的奇妙,怕有多半。
二是自己有点斗胆的建议,几乎被吉昌国副省长和王滔厅长全盘接受,这一点也是曾明未曾料到的,同时也是惊喜的。
曾明原以为是王滔厅长邀约自己的“安慰宴”,但万万没想到是老前辈易玲,委托王滔给自己发出的邀约是“认亲宴”,或者说是“赏才宴”。
这是曾明许久以来,第一次在具有转折点上的建议,被全盘接受,这才曾明今后有了更多的,辗转腾挪的空间。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仅让赏识、信任自己的吉副省长和王滔厅长,大大提高了威信,减少了对立面,也团结了更多的中立派。
对自己而言,也避免了盛名之下,终有负累的情况,也可以退居幕僚,更加有利地观察经济形势和对手的阴谋。
良好的开端,让曾明信心倍增,他决心效法古人,用古人之智,以退为进,找出对手的蛛丝马迹来,以便彻底摧毁这班黑恶势力。
深秋的凉风令人清醒,也令人心静,可此时的曾明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想早一点赶到别墅,把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爱人胡姣,兄弟赵武,弟媳妇张晓芳。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