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婚姻育儿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原创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

2017-08-25  本文已影响296人  幸_运_草

作者:Eileen Kennedy-Moore博士,普林斯顿大学临床心理学家、作家,曾多次在各大学校和会议上发表育儿及儿童社会和情感发展方面的演讲。

翻译:郭郭(欣欣妈妈)


一、什么是社交技能?

我们一直听说,发展儿童的社交能力很重要。

那么,什么是社交能力,儿童又是怎样习得社交能力的呢?

当下社会对社交能力的定义很多,但我认为,其本质是一种与他人和谐相处、创建和维持满意关系所需要的能力。

美国社会高度崇尚的热情外向的交流风格不一定就是最好或唯一的交流方式,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安静的交流方式也可以很健康。

只要能够面对不同情况,根据个人需要灵活调整个人行为,那么我们就称其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

二、社交活动的三个过程

儿童(和成人)的社交活动一般包括三个过程:观察、思考、行动。

1、观察

社交意义上的观察,是指对社交细节的捕捉。

首先,当前环境是怎样的?氛围是随意的还是正式的?其他孩子是亲密的朋友、熟人还是陌生人?不同的场景下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其次,其他人在干些什么?如果孩子在新环境中不知所措,可以问问ta:“他们在干嘛呢?” 接到这样的提示后孩子会比较容易知道接下来该干点什么。(当然,这并不是提倡盲目的从众行为——良好的判断力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孩子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反应及时改变他们的社交方式。例如,当ta注意到朋友“对游戏感到厌烦”时,提议玩新游戏,或者问朋友想玩什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社交场合中不会察言观色的孩子常常不经意间惹恼别人。他们可能会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比如在其他人认真做事的时候捣蛋。更糟糕的是,他们还看不懂别人希望他们停止的信号(例如瞪着他们、逃避目光接触,走开等),从而更惹人厌。

2、思考

社交意义上的思考,是指对他人行为动机的解读。

——是开玩笑还是天性好斗?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与此同时,最大限度预测他人反应,进而规划自身的行动。

社会认知研究表明,有社交困难的儿童往往会曲解别人的意图。例如,攻击性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将同伴的正常行为视为恶意攻击。他们也无法拿出建设性方案来解决社交中遇到的问题。

3、行动

社交意义上的行动,是指以积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有些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实际上却很难做到。例如,他们想加入谈话,却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张口结舌。相反,另一些孩子则会表现过激,说些不合时宜的话。

三、如何帮助儿童发展社交技能?

有些孩子天生容易学会社交技能,而另一些通过后天的辅导也可以有所收获。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在某个时候因为某种原因碰到友谊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新学校交不到新朋友,受到嘲笑,或者是跟朋友吵架等等。这些问题很常见,但给孩子带来的痛苦不容忽视。

因此,从社交活动的三个过程(观察、思考和行动)考虑,我们就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帮助孩子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观察

在陪孩子户外玩耍的时候,你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更有效的观察,吸引ta去注意一些细节(“Carlos现在好像有点沮丧。”“Priya和Abigail在轮流玩滑梯。”)。

思考

如果孩子在为某个社交问题发愁,不妨试着帮助ta分析他人的动机,以此培养ta的社交思维能力;也可以跟ta一起头脑风暴别人可能出现的反应,预估事情的结果。

行动

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练习“社交”技能。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或者提前准备好某种情况的应对方法,以备不时之需;再就是安排适当的活动进行真人演练。

小tips

有些孩子难以与人进行眼神交流,那么告诉他们 “看着对方的眉毛中间”会让他们放松一点。这个跟眼神接触是一样的,但相对来说孩子的压力会小一些。

事先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问答演练也可以帮助到那些极度害羞焦虑的孩子。——“周末过得怎么样?“/“挺好哒。我踢了场比赛。”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 “蛮好哒。我们今天社科课学习了玛雅文化。” 虽然这种一问一答比较乏味,却能够实打实地解决问题。

有共同兴趣的孩子比较容易成为朋友,因此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班会有所帮助。对于害羞的孩子来说,一对一的交往比小组活动要可控一些;还有些跟同龄人相处困难的孩子,跟大一点或小一点的孩子相处会令他们更加舒服。

四、结语

持续的社交失败对孩子而言毫无益处。有社交困难的孩子需要在指导和支持下才能经过“观察”、“思考”、“行动”三个步骤这来与同龄人建立积极的联结。

只有获取大量成功的社交经验后,孩子们才会在社交场合感到轻松自信、游刃有余。

原文:What are Social Skills

“本译文仅供个人研习、欣赏语言之用,谢绝任何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译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担。本人同意简书平台在接获有关著作权人的通知后,删除文章。”


欣欣妈妈

80后全职妈妈一枚,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硕士在读。翻译是我的老本行,华为是我的老东家;有了孩子以后又爱上了育儿理念学习和英语教学研究——反正这辈子就是跟英语死磕到底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