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佛、儒、道专题心情随笔

朋友圈里的温暖照片

2018-11-06  本文已影响59人  黄泰

        我常常看见有人在朋友圈发布一些合影之类的很有温度的照片,我感觉到了照片上洋溢的幸福。同时我也感到了悲哀。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日的欢乐便是来日的苦因。所以我不需要家庭的温暖,我不需要人世间的温暖,因为我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悲剧。喜欢温暖的人就是在拥抱悲剧。但人们是不会考虑这些的,人们只喜欢看烟花,谁愿意去想烟花消尽后的凄冷呢。一会儿欢笑一会儿流泪,人们就是这样癫狂。请原谅我没有给你的朋友圈点赞,你发来的是欢乐,我看到的却是悲哀。

        为什么要抱有无谓的希望呢?说白了就是太俗气,承认自己是个俗人,就是想过俗人的生活,就是以享受为人生的意义,那就得付出代价,这一生的痛苦都是咎由自取,这是自绝于真实的后果。所以不要轻易问我怎样才能不痛苦,怎样才能自在,诸如此类的。在提问之前你先想想,你有没有决心舍弃这一切,如果没有,那就不要来问我,这毫无益处。这没有商量的余地,不可能讨价还价,你不可能这么俗气的生活,然后还指望领悟存在的真实。为什么有人把觉悟归入玄学的范畴呢?这也有一定道理。这本来就不可归类,但为了方便而不得不归类,首先不能归入宗教,神都没有哪来的宗教?归入哲学也不妥,哲学主要是一种思辨,属于意识范畴,但这并不是思辨。文学肯定也不行,这不是想象。科学也不是,心理学也不是,那只能姑且归入玄学。

        觉悟玄就玄在你要么突然之间就明白了,要么就一直不明白。而且这个明白还没法说出来,因为它没有过程,没有过程的东西怎么说?你说了别人也极有可能误解。所谓普度众生,不是那些虚幻的东西,活着都那么糊涂,死了请和尚道士做个法会就能解脱?那些和尚道士自己是什么境界?度就是觉悟,除了觉悟还有什么法术能度,那释迦牟尼也不用辛辛苦苦讲学几十年,直接做个法把一切众生都度了。除了觉悟,其他都是幻想都是虚妄都是魔术。人的特点就是容易迷信。不迷信这个就迷信那个,觉悟是什么都不信,信什么也没用,就是要特别清醒,不入意识境界,只要不入意识境界,那就是解脱境界。我们现在就在意识境界,关于意识的研究,佛家有一个专门的唯识学,厚厚的经典一部一部的,一般人是望而生畏,适合高智商者研究,玄奘大师主要就是研究这个。

        禅宗走的就是另一条极简路线,什么都不研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来了再说,不研究地形路线怎么出来?咱们不走路,不翻山越岭,咱们坐直升飞机,那就出来了。这就是禅宗,很快很快,立刻就升到庐山顶峰五百米以上,那你就一目了然了吧?禅宗讲的就是速度,就是效率,没有哪家哪派的效率能有禅宗高。如果你年纪一大把了,来日不多没时间研究了,那没有比禅宗更好的选择。只要机缘凑巧,立刻就能觉悟。其实禅宗对于年纪大的人反而更有利,年纪大,阅历可能就深,阅历深,悟性可能就会高。那些小青年们天天玩抖音刷视频,朋友圈晒幸福秀恩爱,不知老之将至,悲从中来。他们目前还不需要觉悟,他们就需要在俗世里沉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