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行的关系

2022-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胡畅舟

当我们说到了传承道和钻研道这方面,那么往往会让我们想到知和行。在我看来,他们两个就同时包括了钻研和传承的两个方面,知就是钻研,而行就是传承。但是他们两个又可以合二为一。那我们今天就来想一下,怎样钻研和传承才是正确的方式?我们又怎样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同时做到立己达人的两个维度。

也许在不同的场合,知和行的难易程度和先后都不一样,但是我认为,他们有一个大的关系。正像王阳明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 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以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虽然看起来,知和行是有先后程度的,但是这里的先后并不是间上的先后,因为我们可以在时间上同步做出来,知了之后自然就行了出来。而是逻辑上的先后,先知后行。但是不管逻辑是怎么样的,知和行都是一件事情,不能分开,如果只知,而不行,我们就只达到了一个维度。并没有达人,让身边的人也受到好的影响。

而第二个维度则是今天教过我们的,应该先知,当我们理解透彻之后,再行出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应该先学到,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 ,辨别清楚这个道理是否正确,最后才是笃行之。而如果只行而不知,就会像子路一样,反而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弄巧成拙。而我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当我完全确定这件事情之后,再踏实的行出来。

所以无论如何,这两个都是一件事情,我们真正做到的,应该是知行合一 。

这就是他们应该有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两个维度我们能做出来的程度却不同。比如在第一种情况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先行再知。他们讲的都是我们本性中就有的。其实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一颗仁心,我们会向往美好的事物,会像好的人靠近。会关心父母,会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本性中,也是不愿意骗人的。这就是我们天生的,我们会不知不觉的把它行出来。这就是先行了。但是在我看来,我们行出来过程中也就包含了知。因为在以后,我们行出来的时候 需要不断的擦亮这颗心,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内省,那么我们又会总结出新的东西,或者更深的知道大道的内在。那么这也就是知了,所以在这里虽然是先行后知,但是随着我们行出来,也就做到了知行合一。我认为我在这里是行出来了,但是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知。我基本没有在这儿过程中悟到新的东西,应该怎样真正的对待父母。只是觉得这样做是发自内心的。那么我也应该努力达到知的层面。

而第二个例子,是孔子对宰我说的。孔子认为宰我没有知行合一。并且说,以前他听到别人的话,也就相信他会这样做。但是现在听到宰我的话,就需要观察他是否真的这样做出来了。而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其实行出来是更艰难的,我们有的时候可能虽然知了,但是身体和毅力却无法行出来。 这也就更加告诉我们,虽然有的时候行出来很艰难,但是更应该又知又行,结合在一起。我认为我是有这种只有知没有行的情况的。比如有的时候,我说我要听英语,并且从此立下了誓言,但是却往往会因为懒惰而忘记,这就是没有真正的行出来。我认为改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律,一种是真正的找到听英语在我看来的意义。当我找到了他的意义,我也就有了动力,自然也不会懒惰。

知和行本身就是连在一块儿的事情,这也正向立己达人一样 。我们更应该通过自己的修炼,把他们真正的连在一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