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每天写1000字

平安是个好公司,但保险就有点……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26人  后悔方程式

昨天写了篇平安保险跟其他保险的对比,引来了部分网友的质疑,将就昨天的文章,再随便说两句。

公司大小的问题,随手百度一下就完事的,当然去查一手资料最好,我就没费那功夫了。

第二条留言,我是这样回复的。

其实不管是身故赔付保额还是保费,差距只体现在:买了保险没几年就身故了。这种情况赔保额当然划算。

但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倒霉吧,大部分人还是会活到七老八十,那时候赔付重疾保险金的概率更高,而一旦赔付过重疾保险金就不会再赔付身故。所以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其实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重疾和身故只赔一个,而附带身故责任的意味着多交一笔不少的保费。这笔保费,我为何不拿去再好好挑选一个寿险呢。

买保险一定要意识的通胀的因素。二十年后可能拿到的二十万,跟当下确确实实在手中的两千块,孰重孰轻,大家伙自己掂量。

第三条留言就很有意思了想多说了两句。

保额递增这条没毛病,达尔文1号也有保额递增的条款。

但保费比平安要便宜许多。轻症豁免,中症豁免,还有什么续保条件,其他保险基本上都有这些条款了。

肯定有人要说,你说的保险是好几个加起来,而平安一款保险就包含了所有这些责任。难不成我要这所有的保障还得买好几个保险?

首选真的没必要把所有保障都保齐,保障责任越多意味保费越高。本来我只要一个能跑的车,结果你给我推销了一台能吃能喝能旅游的房车。

市面上的还可以的重疾险基本都包括了几项重要的保障责任,重疾中疾轻疾的多次赔付,保费豁免,甚至是身故返还。

而再有其他的保障责任真的是锦上添花,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当然更多更好,而你要价格涨太多,附加了这一些无关痛痒的条款,我真的觉得有种被捆绑消费的感觉。

保险是保障一份可能发生的风险,又不是一定我要用,这些再多的保障我也永远不想用。说得那么花里胡哨,而我多交是手中实实在在的钱。不差钱当然随意了。

最后想强调的是,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性价比极高的意外险了。18岁跟65岁价格都一样。(如何买保险-意外险篇(从入门到精通)——002)真的没必要去签长期意外险的合同,让保险公司把利润锁死二十年。

最后有一点很耐人寻味的条款:平安run健步行。运动加保额。

微信上有款医疗险(平安是重疾险)也有类似的活动,提倡你多运动,给你保费打折,还送些什么体检服务,京东券什么的。

一个加保额,一个少保费。

谁才是真正站在保民角度上考虑的条款呢?

我试着在保险产品设计师的角度理解下这条条款。一款健康险(医疗险,重疾险都属于健康险),鼓励你多运动。初衷挺好吧,你多运动了,得病的几率就下降了,得病几率下降,那用到保险的几率就下降了。

微信说那我就直接给你少点保费吧,运动了就少钱,实打实的优惠。平安说,你多运动,要是还生病了,我就给你多加保额。

到底哪家保险更赚钱呢,这个可能就只有保险公司精算师才知道了。

最后澄清一下,我并非卖保险的,任何保险也没有给我广告费,我只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我觉得靠谱的保险,主观性非常强。还可能有错误的地方。

我曾经就职的一家广告公司跟平安有过很多合作,去他们内部参与过广告拍摄,也有朋友在平安就职过。他们对于保险推销员培训那真的没话说,可以说是国内最过硬的销售培训了。

我能从他们的推销员口中真正感受到他们对自家保险产品的认同感,以及推销员对客户的那种真情实感。他们的推销员亲口给我说,他们卖的不是产品,就是服务。那是真的没话说的好啊。

可是我作为保险消费者,我最需要的是合适的好产品,产品好,服务好那就最好了。

保险公司随时都在招聘保险推销员,这种岗位几乎没有任何门槛,没有任何要求,只要你愿意都能进去。进去之后,没有过硬的推销本事,很多推销员只能自己给自己买保险,给家人亲戚朋友推销来冲业绩。这也许就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式下,大家都在裁员的环境,他们还在不停招人原因吧。他们招的或许不是员工,而是他们的客户吧。

保险公司销售还有一个特色,是一种类似“代理”的机制,即我上面有人,我拉的单上面要分一点提成,而我培训的下面,他们有单我也有提成。

这种招数好是好啊,只谋财不害命,很多地方睁眼闭眼就过去了。不像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权健,死就死在他们的产品真的能吃死人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